特辑|追随印光大师,相聚莲池海会(二)丨印光大师往生80周年特辑( 二 )


——(俞慧郁钞集)《净土圣贤录白话》
03.方王氏
方母王居士。法名德超,湖北人方本仁法名德仁居士的母亲。丈夫早逝,遗留下五子一女,守节抚养孤儿。一九三一年,长子方本仁,退休后在家居住,承蒙周霁光居士赠读《印光法师文钞》而生起信心,与其妻德慈,一同请周居士写信介绍皈依印光大师,长久持斋念佛。一九三二年九月朝普陀山,在梵音洞前,亲自见到阿弥陀佛接引的影像。回家禀报,母亲听闻后非常高兴,于是也皈依印光大师。方母一向吃花素,因年老不能断绝荤食。每日静坐时,即一心念佛,不拘时间。
方母一向身体康健,一九四一年七月,头昏一次,之后精神愈来愈衰微。至九月初一日,卧病在床无法起来,而身心安乐,毫无疾苦的样子,只是饮食突然减少。十七日即断食,于是延请十位僧尼来家中,分班日夜念佛,家人也同声助念。十九日神识清明,自己穿上寿衣,拔掉金戒指,满面笑容,合掌低声念佛。儿子、媳妇、孙子、曾孙环绕在她身边,绝无留恋之言。二十二日清晨三时,嘴唇还振动念佛,而气息渐微弱,安详面西往生,时年八十六岁。经过二小时,身体冰冷,头顶仍有余温。
——(弘化月刊二十二期)《净土圣贤录白话》
04.潘朱氏
潘母朱居士。法名师圆,浙江海宁人。受到婆婆长年持斋供佛的熏陶,而焚香礼佛非常虔诚。长子潘更生,因阅读《印光法师文钞》而生起信心,一九三五年春天,侍奉母亲及妻女,一同前往苏州,皈依印光大师。大师教诲他们要吃素念佛,并开示种种的因果事实。潘母于是持十斋,礼拜诵念更加坚定。于上海的住宅中设置佛堂,与儿媳们,早晚课诵。
中年时患痰喘的疾病,有时发作有时病愈。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初,疾病又轻微地发作,医生说没有关系。小睡时大多说梦话,都说一些家常的琐屑之事,神志有时昏沉。家人劝导她要忆佛念佛,不要顾虑家务。潘母点头答应,说:“我念佛没有停止,用手指搓捻裤带当作念珠来使用。”十七日晚上,忽然看着孙子炳生说:“你母亲已经来了,在楼下,为何不上来呢?”当时夜深,其母亲果然没有事先约定而自乡下来。隔日早晨才上来见面,闲话家常,潘母阻止她说:“我不管了!”从怀中拿出数张纸钞,交给孙子炳生。申时(下午三~五点)告诉潘更生说:“我等不及晚上了,今日一定要去。”又说:“佛最好! 阿弥陀佛最好!”语气非常沉着,大众也同声赞扬,儿子潘更生不敢随即就念佛,因母亲神志还非常清楚,恐怕令她不高兴。不久之后潘母交代大家念佛,全家共二十人,一齐高声持念佛号。下午五点,于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而往生。并请僧众助念,至十九日巳时(早上九~十一点),沐浴更衣,身体冰冷,头顶仍是温暖。之前生病时,佛堂时时可以闻到异香。
——(弘化月刊十期)《净土圣贤录白话》
05.方圣照
方圣照,居士方子藩之母。三十余岁,发心学佛。皈依谛闲法师,法名圣照。又皈依印光大师,法名德裕。平生待人以仁,临财以义,心甘淡泊,不慕纷华。境缘顺逆,不动其心。但思己失,不见人过。凡弘法利生之事,皆尽力赞助,一掷千金,略无吝色。慈溪名刹净圆寺及放生园,主要由圣照布施兴建。印送经书,周济亲友,乐之不倦。晚年,维护道场,更为殷切。有发心写经者,恒随喜助成,供给纸笔。每日未明即起,精勤课诵。卧铺长不过四尺,未能伸足。衾薄,则和衣而睡。问其故,答说:“被暖榻宽,当然舒适,但易令人贪睡,不肯早起。榻小被薄,卧常不安,利于早觉,不致影响课诵。”其精进有如此者。曾手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二部,以及法华、楞严各数部。平时以华严、法华、楞严诸大乘经为常课,余则轮珠念佛不绝。又尝燃手灯供佛,所有功德,悉以回向西方。六十一岁秋季,腹部病淋巴腺瘤。八月初,尚能强起礼佛。后因延及肺部,不克支援。迨九月二十三日,病势陡重,请兴慈法师就病榻开示。师至,圣照即合掌致敬,并向师说:“病逾数月之久,为何业障如此深重?”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当观此身如空。身为无始以来业障所生,业障由于妄想而起。正念生,妄想灭,业障除。身且不实,病从何来?故当提起正念,忆佛念佛。忆佛以能观想最佳,或单观‘佛’字。念佛六字好,四字亦好,乃至一字亦好。”更为说道:“以前金山寺有一僧,习禅定,后膺他寺住持,因此心分道弛。忽病,却为境缘所转,作不得主。有昔年道伴来视疾,问彼何不将昔日功夫拿出来。此僧经人唤醒,即提起正念,禅定现前,安祥往生。故知临终正念,最为紧要。倘不遇善知识,仍恐轮回六道,真太可怕。”圣照颔之。次日天明,忽连称:“观世音菩萨来矣!观世音菩萨来矣!”随即合掌,厉声念佛。逾一小时,嘱侍疾者扶之起坐,面向西方,安祥而逝。时为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