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故事集vol.15|《控制焦虑》,与焦虑和平共处 | 精选

每期为你精选呈现故事话题中,来自壹心理app社区用户们的记录和分享。
记录真实自我,获得心灵支撑。
精选故事集vol.15:书写计划特辑(6)
#《控制焦虑》给我的启示#
@故事小助手:
本书中,作者通过成功自救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帮助我们学习如何与焦虑和平共处。
阅读这本书,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和感悟呢?
@一只匿名小鲸鱼: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爱自己,要爱自己的美,更要爱自己的不完美。
在《控制焦虑》一书中,作者认为有条件地自我接纳是焦虑的根源,因此,学会无条件地自我接纳可以让我们彻底消除焦虑来源。
对此,我深以为然。
仔细想想,生活中我很多的焦虑正是来源于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比如,参加某执业资格考试,非常焦虑万一通不过怎么办。一方面,可以理解自己,谁也不想面对失败,但另一方面,此考试通过率只有15%,也就是说大部分考生最后都做了炮灰,我即使没有考上也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
那么既然该努力的都已经努力了,为什么还要强求自己一定通过,并为此焦虑呢? 一个考试而已,没有它生活照样继续。
同理,有时我会因自己说错的一句话或没有发挥好的表现烦恼焦虑,事情都过去了,自己还要纠结个好半天。
究其焦虑根源,也正是潜意识中对自己要求完美,没有无条件的自我接纳。
那么,如何无条件地自我接纳呢?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对行为的评价和对个人的评价区分开来,不泛化。
所以,一场考试失败了,只能说明我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并不意味着我就拿不到这个资格;
一句话说错了,也只是我当时没有考虑周全,并不能证明我以后也会口无遮拦……
爱自己,从自我接纳起。让我们告诉自己也告诉世界,这就是我,好的不好的,都是我。
@Vege青:
如何调整情绪、改变非理性信念?
首先要找出三种强大的“必须”信念:我必须、他必须、世界必须。
这是一种绝对化的思维和信念,是错误关联的因果关系,就像是给自己设了一条绝路。
想到我自己,曾经想好好写作,但是却久久没有行动起来,因为我内心对自己说:我必须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必须要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赞许。
然而这种要求很难一下子就达到,因此便不愿去提笔,害怕自己做不到。
在问答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停了下来,不敢再去回答问题,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必须要答得很全面客观完善,否则没办法帮到题主,也暴露了自己的不足。
这种种非理性信念,就成为了一种自我设限性观念,妨碍自己客观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阻碍自己前进。
这时候就需要无条件接纳自己或他人,进行积极想象,建立一种自我开放性观念。
其实,作为答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知识水平、经验和态度,只要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分享自己的想法经验,为题主提供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已经足够,就能达到助人的目的,而不是必须答得多“标准”才对。
后来我慢慢调整自己的观念,看到自己在回答中的不足和优点。
优点之处继续保持,不足的地方则想办法去“补习”,有针对性地学习更多的心理学知识。
当我能够接纳自己的好与不好,也就挣脱了绝对化思维的束缚,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成长。
这就是埃利斯提出的“无条件接纳自己”。
因此,当我们心中产生非理性的信念想法时,要与其进行辩论(D),驳倒它的不合理之处,揭开它的真相,才能建立新的理性的信念。
具体的技巧包括:实证型辩论、逻辑型辩论、务实型辩论。经过辩论,最终建立有效的新的理性信念(E)。
从A到E,ABC理论拓展为“ABCDE法则”,从事情的发生到信念、情绪、行为的产生,到信念的改变,涵盖了这一系列的演进,最终帮助我们有效控制焦虑情绪,在思维上得到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