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南北大众”股比失败 大众(安徽)寻求新建合资模式


改变“南北大众”股比失败 大众(安徽)寻求新建合资模式文章插图
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王海宣、高飞昌半个月前的广州车展上 , 思皓品牌下突然出现了江淮的燃油车产品 , 这引来外界纷纷猜测 , 现在谜底揭晓了 。
12月8日 ,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安徽)”)在安徽合肥揭牌 , 同时其研发中心竣工 , 制造基地也已经开工建设 。 根据大众(安徽)规划 , 未来将生产大众MEB平台产品 , 首款车型计划于2023年投产 。 这是大众在入股江淮之后 , 最新的动作 。
大众(安徽)的前身是江淮大众 , 后者是江淮和大众在2017年成立的合资公司 , 双方派驻人员 。 今年5月份 , 大众汽车集团投资约10亿欧元 , 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 , 并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 。 在投资交割完成后 , 令人意外的是 , 江淮大众却更名为了“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
而随着大众(安徽)成立 , 此前双方合资的江淮大众已经发布的“思皓”品牌也已转移至江淮汽车旗下运营 。 江淮大众在2018年推出思皓品牌 , 产品主要由江淮汽车负责研发生产 , 竞争力有限;而原计划在江淮大众引入西雅特国产的计划也发生变动 , 引发外界对于大众、江淮合作生变的猜想 。
“公司有大量江淮的人回去了 。 ”有业内人士表示 。 在江淮大众变身为大众(安徽)之后 , 大众显然向以更独立的方式来运作这家公司 。 这种模式可能更接近华晨宝马的运营方式——外方掌握绝对的主导权 。 这是大众在南北大众中未曾尝试过的新模式 。 在燃油车时代 , 大众凭借与中国两家庞大的国企进行合资合作 , 取得了巨大成功 。
2019年 , 大众在中国销量达到423万辆 , 约占中国乘用车销量(2144万辆)的五分之一 。 但对等的股比让大众无法更多的获得利润 , 大众曾经多次试图改变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 , 其与一汽的股权变更更是持续了十余年之久 。 而在2018年中国宣布放开汽车合资股比之后 , 德国大众也曾单方面放出风声要改变在上汽大众中的股比 , 在引起上汽集团不满之后 , 此事最终作罢 。
不过 ,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 , 大众正试图在中国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合资合作体系 , 并强化自己的掌控力 。 一个新的大众中国棋局在形成 。
施压南北大众
按照计划 , 大众(安徽)股改后新合资公司由大众中国控股;新建MEB工厂并投放4-5款MEB平台产品 , 首款车型将在2023年下线;新工厂产能将在2025年达到20-25万台 。 这个新变化令外界对新能源汽车时代大众在中国的布局产生了新猜测 。
MEB平台是大众集团推出的首个纯电模块化平台 , 此前 , 大众在欧洲市场推出了MEB平台首款纯电动车型ID.3 , 这款车在今年10月份已经取得欧洲市场的销量冠军 , 11月份也在欧洲多个国家销量排名第一 。 目前在南北大众中都有相应的产品引入计划 , 按照大众此前的双车战略 , 也是一款车引入两个版本 , 分别在两家公司中投产 。
但在大众(安徽)中会如何安排产品 , 目前还是未知数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根据大众集团此前对中国市场的规划 , 未来两年它将在中国市场投放8款国产电动车型 。 目前已经引入了ID.4这是否意味着剩下的7款中 , 有4-5款是分给了大众(安徽) 。 另外 , 在2022年股比完全放开之后 , 不排除大众中国(安徽)公司的业务会拓展到燃油车和混动车型 。
外界认为 , 在拥有自己掌握完全话语权的大众(安徽)之后 , 大众会倾向于将资源输入这个公司之中 , 这可能会对南北大众形成事实上的压力 。 “要改变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中的股比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 但是大众自己另起一摊子却更为容易 。 ”分析人士指出 。 三家公司的良性竞争将扩大其品牌的市占率 , 目前大众旗下除了大众有3家合资公司 , 该公司控股的奥迪品牌也已经成立了第二家合资公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