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学说认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就是说,再普通的人也可以通过刻苦的心性修炼,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就是圣人。所以曾国藩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体现在经济生活上就是不谋求任何经济收入。
壹
在我们的想象中,古代官员都很富有。然而清代京官,大部分生活都很“穷”。
我们翻开史料,随处可见京官生活贫困的记载。比如晚清著名文人李慈铭在做京官时,有时候甚至吃不起饭,日记中有“近日窘绝,殆不能举火”的记载。他还记载他见到的另一个京官——刑部主事,因为经常饥饿,甚至面有菜色:“贫悴不堪,观其门庭萧索,屋宇欹漏,使令不供,人有菜色。”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藤阴杂记》中记述顺治年间的京官张衡也是“贫不能举火”。
文章插图
李慈铭
京官之穷在当时的大清帝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还成为人们调侃的一个话题。有《都门竹枝词·京官》描写一品大员的穷状云:“轿破帘帏马破鞍,熬来白发亦诚难。粪车当道从旁过,便是当朝一品官。”北京市井更有许多嘲讽京官的谚语。“京师有谚语:‘上街有三厌物,步其后有急事无不误者,一妇人,一骆驼,一翰林也’。其时无不著方靴,故广坐及肆中,见方靴必知为翰林矣。”
京官为什么这么穷呢?我们可以以晚清名臣曾国藩为例,具体分析一下。
贰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
文章插图
曾国藩
除了这些“家”,曾国藩还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副处级”的翰林院编修起家,九年内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由文官转为武官,创建湘军,带兵打仗。后来他因功被授予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最后做到位极人臣的大学士,可以说是“出将入相”。曾国藩经历了传统官场低、中、高三个级别阶段,又经历过京官和地方官两种类型。所以说,他的经历在传统官场比较有代表性。与此同时,曾国藩又是一个心很细的人。我们在阅读《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书》等常见资料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关于他个人收支的零星记载。在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湘乡曾氏文献》中还保留有曾国藩亲手记的日常生活账簿,从买了一棵大白菜、剃了一次头、雇了一次车到收了别人十两炭敬、给某大学士送了三两节礼和一两门包,事无巨细,悉数记载。
所以我们可以给曾国藩算算账,看看曾国藩做官赚了多少钱,他基本工资多少,补助和津贴多少,他这些收入都花到哪儿去了,他的衣食住行水平如何,他住多大面积的房子,坐什么级别的车。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清代官员的经济生活状态,观察一下清代官场的潜规则具体是如何运转的。
叁
要说清楚曾国藩的经济状况,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曾国藩的出身背景。今天的年轻读者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出身”。在我上学的时候,填表时要填“出身”一项,填你家出身是贫农,还是富农,还是地主。那么曾国藩如果需要填表的话,他应该会填“小地主”。
为什么说曾国藩出身小地主呢?
嘉庆十六年(1811年),曾国藩出生的时候,家里有八口人,一共有田地“百余亩”(据赵烈文《能静居日记》),人均十二亩半,按后来土改的标准正好是小地主。其实,曾家一开始只是一户普通中农,是在他祖父曾玉屏手上发达起来,勉强进入小地主阶层。
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二十七周岁时中了进士,并且被“点了翰林”,成了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国藩参加了“散馆”考试,被授予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一职。
翰林院乃储材养望的轻闲之地,翰林的职责是“充经筵日讲,撰写典礼册文,纂修校勘书史,以文学侍从之臣入值侍班”等,地位清要,职务闲简。官品虽然不高,但因其“为天子文学侍从,故仪制同于大臣”。翰林院里设有掌院学士(秩从二品,清后期多由大学士兼任)、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秩从四品)、侍读、侍讲(秩从五品)、修撰(秩从六品)、编修(秩正七品)、检讨(秩从七品)等职。
推荐阅读
- 曾国藩的三十六字诀:字字千金
- 曾国藩:一个有所成就的人生,先从治家开始
- 《曾国藩家书》:对人要宽严相济,办大事要有人才备份
- 曾国藩: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 曾国藩: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 橙瓜码字100条网络小说写作经验,百万收入作家的真实经历技巧
- 曾国藩一生信奉的八大处世哲学
- 曾国藩人生有三不斗,越是不斗越兴旺
- 曾国藩三幅经典对联,说透了人生大智慧
- 洪秀全与曾国藩, 两个仇人如何教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