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入选非遗十周年 中医针灸再出发( 四 )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
加强文物古籍整理 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
针灸文物和针灸古籍是针灸过去辉煌的标志以及未来发展的路标 , 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保存量最多的国家 。 但遗憾的是 , 我们对这方面家底却不清楚 。
我们有责任把中医针灸保护好、发扬好 , 给后人留下一笔实实在在的财富 。 而我们的研究平台在世界上还相对落后 , 很难做出更多原创性的东西 。 要吸取国外学术研究的先进经验 , 做好平台基础建设 , 用更多精力去做具有原创性价值的研究 。 从文物、文献的保护和传承 , 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专业研究水平的提升角度 , 基础平台的建设意义重大 。 要重视中医药的文物和古籍 , 特别是重要善本的普查 。 这不仅是中医针灸保护传承的标志性成果 , 也为学术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程氏针灸”学术传承人杨金生:
“中医针灸”非遗保护的核心在于创新
十年来 , 我们课题组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协等单位的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课题 , 我们不仅对中医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从医源、医道、医理、医术、医德五大核心内容和医案、医脉、医绩、医言、医评整理研究五大基本内容的十个模块 , 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而且从文化的视角 , 对针灸非遗项目从中医针灸、传承精粹、经穴内涵、文化养生和代表流派五个方面 , 进行了客观的解读 , 出版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 , 以期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 这些工作让我们真正懂得非遗传承保护的核心要义 , 一是要原汁原味保护 , 为人类留住时代印迹 , 重在守正;二是要在保护中再创造 , 为社会进步所发展利用 , 重在创新;三是要弘扬文化智慧 , 为未来启迪原创思维 , 重在精华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孟庆云、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原所长潘桂娟、针灸研究所文献理论研究室主任赵京生 ,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原副院长吴中朝 , “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程莘农之孙程凯等专家也在会上发表了建议 。 (本报采访人员朱蕗鋆整理)
背景资料
中医针灸成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中医针灸”非遗传承保护项目负责人王莹莹主任医师介绍:2006年 , 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 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联合申报的 “针灸”项目列为其中之一 , 为“中医针灸”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2010年“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 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 , 我们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的保护原则 , 结合传统医药中医针灸的学科特色 , 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等传承人单位 , 开展了中医药非遗项目评定标准研究、中医针灸的文化内涵表述、代表性传承人学术特点以及流派代表等研究 。
该项目整理了中医针灸非遗项目、主要流派和代表性人物的资料 , 并采集其口述历史资料和实物资料等 , 具有重要的针灸史料价值;按照《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标准》 , 结合中医药学科特色 , 开展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审定要点研究 , 形成了历史渊源、传承脉络、技艺特征、地域特色、原创价值等五方面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方法 , 可为中医药行业评定和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依据;开展了中医针灸的文化内涵表述、代表性传承人学术特点以及流派代表的研究 ,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和针灸保护模式;从文化的视角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 出版中医针灸非遗丛书等相关著作 ,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阐述中医针灸 , 提升针灸学术影响力;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中医针灸文化传播活动 , 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好、利用好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 , 成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 (朱蕗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