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能不能陪我去上班?”低情商的父母这样对话,趁早改掉

文/母婴期刊
当下 , 妈妈圈不再是全职主妇的天下 , 新一代独立女性占据其半壁江山 , 越来越多的妈妈是一边工作一边带娃 。 大多数妈妈希望能够陪伴孩子成长 , 但是由于工作后的身不由己 , 造成妈妈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 , 面对早上妈妈的上班告别 , 孩子顶着无辜脸哀求:妈妈 , 你能不能陪我别上班?而父母的语言行为模式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最初的方式 , 因此父母的回答影响着孩子看世界的格局 。
“妈妈,你能不能陪我去上班?”低情商的父母这样对话,趁早改掉文章插图
面对这个问题 , 父母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 , 而生活中低情商的父母这样回答:
第一种回答:妈妈不上班怎么挣钱?
上班=挣钱 , 这种回答在平常生活中很常见 , 很多妈妈不知如何引导 , 就从成人的角度来回答 , 这样功利化的回答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 , 认为上班就是挣钱 , 妈妈有了钱之后就可以陪我了 。 于是孩子开始想方设法去找钱 , 以换取妈妈短暂的陪伴 。
“妈妈,你能不能陪我去上班?”低情商的父母这样对话,趁早改掉文章插图
这些孩子是可悲的 , 在孩子稚嫩简单的世界里 , 父母的陪伴是其获取安全感最直接的方式 , 但是在安全感建立时期 , 父母的工作需求造成陪伴行为上的缺失 , 如果在平常的语言教育中仍然得不到满足 , 那么孩子的情感需求将会大大缺失 。
在孩子简单的世界里 , 他会认为有了钱就有了妈妈的陪伴 。 雯雯是个上班族 , 她说女儿为了能让自己不上班 , 竟然偷拿爸爸钱包里的钱 。 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 , 她觉得内心五味杂陈 。
“妈妈,你能不能陪我去上班?”低情商的父母这样对话,趁早改掉文章插图
第二种回答:妈妈不上班怎么给你买新衣服 , 买好吃的?
大多数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发问都会脱口而出 , 倾诉自己为了孩子不得不上班的心酸不易 , 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隐形的压力—妈妈是为了我上班才这么辛苦的 , 孩子会产生内疚感 。
事实上 , 父母的工作不单单是金钱上对孩子的满足 , 还有自身的物质满足以及价值实现 。 但是我们却把其归结到孩子的消费需求上 , 这对孩子来说是“道德绑架” 。
“妈妈,你能不能陪我去上班?”低情商的父母这样对话,趁早改掉文章插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阶段中指出 , 在学前阶段 , 孩子主要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 如果孩子主动探究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和满足后 , 将会产生内疚的危机 , 及时以后得到弥补 , 但是仍然会对孩子的行为发展产生影响 。
当孩子产生内疚的心理后 , 孩子会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敏感、被动 , 孩子会经常思考:是不是我让妈妈这么累?上班是不是一点都不快乐?因此 , 这样的回答是不利于孩子职业价值观的塑造的 。
“妈妈,你能不能陪我去上班?”低情商的父母这样对话,趁早改掉文章插图
第三种回应:好好好 , 妈妈不去上班 , 待孩子注意力转移后偷偷离开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 , 于是就采取暂时哄骗妥协的方式来应对 。 当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时 , 妈妈们只好先妥协 , 给予孩子暂时的陪伴 , 一旦孩子注意力转移后就默默离开 。 很多缺乏育儿技巧的父母最怕生活中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 三十六计走为上 , 逃避解决 , 暂时搁置 。
其实 , 在学前期 , 孩子每个语言和行为问题都是一个个很好的教育机遇 , 面对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 家长应该迎面而上 , 解决问题 , 而逃避后面对的问题就是反复出现 , 最终崩盘 。
“妈妈,你能不能陪我去上班?”低情商的父母这样对话,趁早改掉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