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光大保德信明星基金经理相继离任 “股弱债强”畸形现状亟待改变

采访人员 | 张桔
在今年不断有权益基金新品发行爆款时期 , 光大保德信的权益类产品发行却不力 , 公司甚至在此期间还出现两位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现象 。 虽然公司现任权益基金经理团队仍有12人左右 , 但尚无一人有能力出现爆款带货 。 此外 , 基金公司存在的“股弱债强”畸形现状 , 在当前权益产品为主打时代 , 急需公司管理层去转换理念 。
爆款权益时代 , 因培养周期长 , 内地优秀权益类基金经理成为了稀缺人才 , 这导致部分心急的中小基金公司频频高薪挖角同行 , 导致部分坐拥明星基金经理的非头部公募陷入了人才流失明显的尴尬 , 这其中就包括了总部位于上海的光大保德信基金 。
2020年至今 , 光大保德信基金正式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有两位:一位是被媒体称为最快晋升基金经理的何奇 , 而另一位则是去年凭借重仓科技股而一举成名的董伟炜 。 资料显示 , 在光大保德信期间 , 何奇总共管理过6只基金,而董伟炜不仅管理过7只产品 , 更是将最佳任职回报定格在116.48% 。 按理说 , 两人应是公司今年竞争爆款基金的主将 , 可两人却先后在年内离职了 。
“从近三年看 , 光大保德信股票型基金份额缩水18% , 混合型基金份额缩水25% , 整体份额的增长主要靠债基(债基份额增长163%) , 公司片面追求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发展, 股债平衡严重被打破, 这似乎与公募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有些相悖的 。 ”爱方财富总经理庄正向《红周刊(博客,微博)》采访人员表示 。
明星基金经理年内相继离职
主动权益团队“伤筋动骨”
Wind资讯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 , 光大保德信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规模和非货基的排名均较上一个季度有所退步 , 其中基金资产净值规模排名从45位下降46位 , 而非货基的排名从41位下降到44位 。 虽然从基金资产净值规模看 , 重上900亿大关 , 但相较今年中期的规模仅增长了90亿元左右 , 距离2018年二、三季度末的千亿数值更是一定差距 。
《红周刊》采访人员注意到 , 公司年内迄今仅发行了三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 , 合计规模不如其他基金公司的一只爆款规模 , 原因虽然有很多 , 但主动基金经理团队的实力派人物的不增反减应是不容忽视的 。 2018年以来 , 公司至少流失了三位明星基金经理 。
首先是稍早前在2018年离开的黄兴亮 。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 , 黄兴亮在光大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段基本上是从2014年年初到2018年11月份, 这一时间段他管理了光大的四只基金产品 , 其管理的光大行业轮动所取得的任职回报约为83.95%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其在另两只基金产品上却败走麦城 , 截至其卸任 , 任职回报仍为负数 。 当然 , 在他转投万家基金后又重新迎来辉煌 , 代表作万家行业优选这两年的收益均接近9成 。
其次就是今年上半年离职的何奇 。 这位2014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的年轻人在2015年8月出任了公募产品的基金经理 , 彼时其被称为内地晋升速度最快的基金经理 , 代表作光大中国制造2025也因剑走偏锋的投资思路而被基民称为网红基金 。 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杀入同类产品排名前五分之一 。 虽然此后两年的业绩因过分重仓地产股而有所起伏 , 但是截至最新收盘 , 该基金的年化收益仍然在18%左右 。
相比来看 , 近期离职的董伟炜对公司的影响或许更深远 。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 , 董伟炜在公司任职基金经理大约5年半的时间 , 前后一共参与管理过的产品多达7只 , 涉及过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三类产品 , 可以说其是公司权益团队的实力干将 。 任职期间的最佳回报是光大行业轮动的116.48% 。
光大行业轮动在2019年迎来高光时刻 , 全年录得净值增长率为74.68% , 在同类基金产品中排名第30位 。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来看 , 董伟炜对科技股和医药股的布局无疑是成功的关键 , 同时他对于一些相对生僻标的成功挖掘也是造就其业绩不俗的重要原因之一 。 例如去年四季报中的第二大重仓股吉宏股份(002803,股吧) , 其主要产品为彩色包装纸盒、彩色包装箱、塑料软包装等 , 该股从今年二季报开始成为头号重仓股,年内股价涨幅高达135% 。 “光大行业轮动今年三季度末规模实现了翻番 , 这其中很多基民应该是冲着基金经理董伟炜来的 , 但是董选择离职对他们来说 , 或许是一种伤害 。 ”庄正如是强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