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读书会|「好书推荐」暮霭中的手风琴声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好书推荐」暮霭中的手风琴声
暮霭中的手风琴声
好书推荐
长安街读书会|「好书推荐」暮霭中的手风琴声
本文插图

世纪之交出版的《1898:百年忧患》 , 在20年后的今天读来 , 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
这本书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丛书的第一卷 。 正如编者所言 , 该书使用了“手风琴式”的语言 , 围绕1898年前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 , 由点及面 , 伸缩自如 , 描绘了19世纪末中国天空浓重的烟云 , 刻画了知识分子、仁人志士在国难当头之际的自强不息 , 在19世纪末的暮霭中奏出了一曲低沉凄婉的历史悲歌 。
黄遵宪的“此意难平” , 让我们在悲壮的旋律中沉思 。 黄遵宪是一位集文人、外交家、思想家于一身的奇才 , 以“我手写我口”扛起诗界革命的旗帜 , 是将工业革命的光芒投射在中国诗歌黑暗天空的第一人 。 然而 , 他在历史上并非以单纯的诗人和学者的面目出现 , 而是以发展全面、学贯中西的形象登场 。 他于1877年担任驻日参赞后 , 经过艰苦的研究、访问、翻译、积思 , 历时数年完成了《日本国志》 , 成为光绪励志改革最需要的参考书 , 被多次调阅 。 1898年 , 光绪发动变法维新 , 黄遵宪作为湖南按察使积极参与 。 然而 , 维新运动只维持了百日 , 就因戊戌政变惨遭失败 , 黄遵宪也被革职软禁 , 最终返乡隐居 , 19世纪中国最后一位伟大诗人就此谢幕于政坛 。 书中评论道:“那时代就这样轻易地埋葬了一个‘霸才’ , 而不无凄怆地为我们留下了一个‘诗才’” 。 这句话给他的一生添上了些许悲壮的色彩 , 也让我们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1898年——大凡历史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 , 总会出现这样一批胸有丘壑的奇人响应时代的召唤、引领时代的发展 , 黄遵宪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尽管他没有施展才干的机会 , 但他身后留下的诗名 , 是他人生轨迹的有力证明 , 为我们演绎了“才大世不用 , 此意谁能平”的悲壮旋律 。
刘鹗的“永不叙用” , 让我们在忧伤的和声中肃容 。 作为一名“社会新旧转型期奇异的、发展全面的人才” , 刘鹗却在充军新疆时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 , 给这段历史画上了忧伤的句号 。 1888年 , 在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上书时 , 刘鹗赴郑州协助东河总督吴大澂治理黄河 , 成功促成了河堤合拢 , 以实干的行动报效社会 。 此后 , 他测绘了黄河图表 , 撰写了治河文论 , 却怀才不遇 , 始终是一名“自由职业者” 。 相比黄遵宪 , 刘鹗的头衔更多: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水利专家……然而 , 他的命运是如此多舛 , 以至于一生劳碌 , 最终获得盛名的竟是不经意间随笔书就的世情小说《老残游记》 。 1897年 , 他提出了引进外资开采晋煤的新设想 , 却遭到多方毁议 , 被弹劾回京 , 他本人也得到了一个新头衔——“汉奸” 。 几年后 , 他在京城放粮赈济灾民 , 却又被定罪“私售仓粟” , 被发配新疆、“永不叙用” , 最终死于乌鲁木齐 。 读到此处 , 令人肃然动容 , 无语凝噎 。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 , 让我们在恢弘的气势中感奋 。 作为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遗产 , 京师大学堂和改名后的北京大学像一团烈火 , 点燃在那个漫漫长夜的尽头 。 它的历任校长 , 几乎都是“站在当代学术的前沿并具有权威性和号召力的学者 , 从学问到人格都是为全国学人所推重(推崇?)的人物 。 ”其中 , 作者重点介绍了孙家鼐、严复和蔡元培 。 孙家鼐32岁就高中状元 , 虽是旧式官员 , 却有着“基于自主独立而又开放的思考” 。 严复翻译《天演论》 , 被作者赞为“璀璨夺目的巨星 , 悬挂在19世纪黄昏的古长城上 。 ”蔡元培更是北京大学“兼容并包”学术精神的奠基者 。 1898年 , 蔡元培30岁 , 开始自学日文 。 作为一个中过进士的旧式文人 , 蔡元培并不着意于维持仕途优势 , 却通过刻苦自学走上了一条更为独立的道路 。 1917年 , 当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 , 已经是卓越自立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问家 。 作为中国学术首府的掌舵者 , 蔡元培的学术自由思想广泛而精深 , 在任上以广纳才俊、并容百家的举措 , 使北大呈现出学术上学派林立、学说自由传播的盛况 , 北大也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中国的学术中心 。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 , 蔡元培们以崭新的姿态、恢弘的气势 , 谱写了一曲曲迴荡百年的战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