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是否另有苦衷? 快评:宝马的电动车计划( 二 )
本文插图
『MINI E』
2008年 , 宝马集团制定了电动车发展计划 , 率先吃螃蟹的便是MINI品牌 。 2009年6月 , 宝马集团改装了600辆MINI Cooper , 并称之为MINI E , 这同样是一辆油改电的纯电动车 。 继MINI E之后 , 宝马在2010年北美国际车展上亮相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1系概念车 , 命名为宝马Active E 。 这款以宝马1系为蓝本的电动车是宝马Project i计划的第二款车 , 宝马Active E可以通过一个标准的家用插座进行充电 。 值得注意的是 , 纯电动版的1系较传统燃油版车身重了272公斤 , 这些重量主要来自于电池 。
本文插图
『正在宝马莱比锡工厂组装的宝马Active E』
当然 , 宝马并没有真正量产Active E这款车 , 与其MINI E一样 , 宝马只通过小规模的零售来检验消费者对这款电动双门车的反应 。 在这个阶段 , 宝马得到一个宝贵的经验——电池很重 , 极大影响了整车重量、加速性能等 。 为此 , 宝马开始押宝能使车身重量明显减轻的碳纤维材料上面 。 于是 , 宝马打造了“LifeDrive”理念 , “Life”代表着包裹住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员舱结构 , “Drive”则为承载电动机、悬架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底盘结构 。 在乘员舱结构中 , 宝马推出了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得益于这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独特性质 , 可以让一辆标准车身自重降低了250公斤 , 现在仅重350公斤 , 新型电动汽车的制造在德国莱比锡工厂进行 。
● BMW i品牌诞生 过早走向极端
本文插图
『宝马i3』
引用柏拉图的一句话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只不过宝马电动化的后半程 , 路走得有些艰难 。 2011年 , 宝马推出BMW i品牌 , 成为了宝马电动化下一个阶段的重要转型 。 2013年 , 纯电动车型宝马i3正式亮相 。 尽管该车后续被人说“叫好不叫座” , 但在该车上市之际 , 着实刮起了不小的风浪 。
可以说 , 被人诟病最大的问题就是该车的续航 , 2013年推出的首款纯电动版车型续航大约为130-160km , 这样的成绩 , 显然很难让消费者们感到满意 。 而让宝马始料未及的是 , 积攒了这么多年的技术 , 却被硅谷冒出来的特斯拉给超越了 , 彼时特斯拉Model S已经进入市场 , 凭借42kWh的锂电池 , 单次充电甚至可以行驶483公里的优势 , 直接秒杀了宝马i3 。 从2013年上市到2020年10月15日 , 宝马一共生产了20万辆i3车型 。
本文插图
『宝马i8』
宝马的另一张王牌则是后续推出的宝马i8 。 超跑设计加上插混动力 , 无论是概念车的亮相 , 还是量产版上市 , 都引发极大的关注 。 虽然宝马i8的结局同样让人感到惋惜 , 不过当时宝马还是对这款车倾注很大的心血的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 。 宝马i3和i8的销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 , 甚至在宝马i3的停产前 , 宝马除了在动力上进行升级 , 外观始终还是那个“老样子” 。 究其原因 , 宝马转向纯电动生产的思路虽然很超前 , 但受到当时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制约 , 以及纯电动车配套设施发展缓慢等原因 。 导致宝马面向市场推出的产品 , 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胃口 。 甚至由此影响 , 被誉为宝马i3之父的Ulrich Kranz和被誉为i8之父的毕福康直接离开了宝马 。 再加上此后的一些人事变动 , 似乎更加打乱了宝马集团在电动化发展的节奏 。
转眼到了2016年 , 《巴黎协定》被正式签署 , 为了应对未来的环境变化 , 车企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变得迫在眉睫 。 捷豹路虎和大众汽车集团纷纷研发全新的电动汽车专用架构 , 并计划与传统动力产品分开制造电动汽车 。 相对来看 , 宝马的策略更加简单、粗暴 。
推荐阅读
- 翡翠|小伙捡漏块翡翠原石,像河边的普通石头,凑近一看发现其另有玄机
- 衬衫|《输赢》正在热播,陈坤辛芷蕾强强联合,你是否记得这些写实的画面?
- 职场故事|解惑丨企业未将本单位职业危害告知职工的这种做法是否违法
- |判断一个领导是否值得追随,跟他吃顿饭就知道,好领导有3个特征
- 怀孕|怀孕期间的女员工公司是否能辞退?
- |怎样判断天气是否适合钓鱼?大师分享:看这3项数据,越低越好!
- |一个人混的好不好,不是看他有多少钱,而是看是否拥有这3样东西
- 自媒体|各家自媒体平台,是否也会陷入35-40岁的职业怪圈现象
- 求职|中年人35岁危机,主要说的是这类职场人,看看自己是否身处其中
- 女孩|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本事,并非看他赚多少钱,而是对这3件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