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东亚教育是浪费时间,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三 )
另一方面 , 东亚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的学习卡位战和争夺战 , 其实质是对有限的高品质教育资源的争夺 , 这个并非没有一定的道理 。 但是为何这个地区的争夺会达到这样的火热程度呢?那也许要归咎于长期物质匮乏导致的稀缺心态 。去年大热的《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指出 , 当人陷入稀缺的状态(物质或是时间)时 , 稀缺会俘获大脑 , 人注意力的俘获 , 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的速度 , 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 。 而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 , 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我觉得稀缺是东亚民族特有的状况 。 因为这些国家几千年来都是水稻密集型种植经济 , 一方面是可以在同等耕地情况下养活更多人 , 一方面当然是需要付出更多劳动和忍受更大拥挤 。 到了17世纪后 , 就都陷入了内卷化的陷阱 。就以日本为例 , 15至19世纪 , 日本人口波动在1000万到2000万之间 , 约为英国同期人口的四倍 。 庞大的人口赖以生存的适耕土地 , 面积仅相当于英格兰的一个县 , 生产力却又不及英格兰的一个郡县 。 所以在德川时期 , 为了维持生存 , 日本人不但把勤劳节约发挥到了极点 , 甚至有两个匪夷所思的现象:一个是日本政府出面来鼓励溺婴 , 以至于300年间人口零增长;另外 , 因为宝贵的土地不能用来给家畜提供饲料 , 日本人系统性地取消了车轮和家畜的使用这两项基础性农业技术 , 其结果呢 , 来一个形象的比喻 , 他们把鼻子保持在水以上 , 只要发生意外灾难或意外支出 , 就可能惨遭溺毙 。这种东亚民族特有的匮乏和焦虑心态 , 不管是东南亚的土著民 , 欧美人 , 甚至非洲人 , 都无法理解 。所以对于教育资源 , 如果是狭义地理解为配备良好的教室、高级教师之类的 , 那确实是有限的 , 对于长期处于稀缺的心理状态的东亚人来说 , 是一定要参与争夺的 。 但是 , 实际上 , 孩子要成才 , 更重要的教育资源 , 其实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志向和视野的潜移默化 , 那根本和那种“你上了这个学校我就上不了”那样的零和博弈无关了 。而且 , 如果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 , 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 , 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 , 也许从长远来看 , 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 那就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 。(四)工业化追赶带来的心态影响近代工业化的起源在西欧 , 所以他们不管是经济社会还是教育体系 , 都有个比较和缓的自然进化发展期 。 而东亚国家是被裹挟进现代社会的 , 为了赶上其他国家 , 在工业体系上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国家层面上有计划的指导下的发展 。 日本的工业化要归功于通产省的官僚们 , 韩国则是政府支持几个财阀来配合整个发展计划 , 至于中国当然到现在还有那么个五年计划在指导 。这种国家级计划是建立在十九世纪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上 , 其内含的想法 , 是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 因而可以通过科学的考察而预测出事物将来准确的发展方向 。 这种想法运用在教育体制上 , 就是假定某个机构可以准确地预测某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 某种考试可以选拔出什么样的人才等等 , 这种自信令人细思恐极 。而具体到学校和学习的具体操作上 , 为了适应工业化的人才需求而专门设立的东亚教育制度 , 比起自然发展的西方体系来说 , 更有工业化追赶期那种对效率的疯狂追求 。 这样 , 这些后进工业国的教育体系 , 反而比前驱工业国更像工厂的流水线一些 。在20世纪初 , 泰罗制在美国产业界盛行一时 。 泰罗认为 , 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 为此 , 他采取了制定工作定额、选择最好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等 。 这就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 有人形容 , 在实行泰罗制的工厂里 , 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 , 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 。 泰罗理论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是“经济人” , 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效率的主要法宝 。 现代最著名的泰罗制工厂莫过于富士康了 , 从报道里大家也可以猜想到这种高压环境对工人心理的影响 。
推荐阅读
- 阎连科得诺奖只是早晚的问题
- 伯克利分校为获诺奖者预留车位:该校诺奖109个
- 消失了16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又有重大发现!
- 川普会败选吗?诺贝尔奖得主惊:一举动定结局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9个诺奖得主唯一特权:停车位
- 诺奖评委团成员之外,谁是第一个知道获奖者的人?
- 今年诺氏文学奖得主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选
- 文学作品的不可译性
- 明星潮流|两名女科学家由于基因编纂技术获诺贝尔化学奖,女性诺奖得主增至7人
- 两位女科学家因基因编辑技术获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