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西昌邛海“渔人”族属当为白族考( 二 )

明代西昌邛海“渔人”族属当为白族考
西昌境内出土大理时期“白蛮”武士俑明代西昌邛海“渔人”族属当为白族考
西昌境内出土大理时期“白蛮”仕女俑综上可见 , 自南诏以来 , 段氏一直围绕今西昌城区和邛海周围一带而居 。 大理国时 , 由于政权为段氏所有 , 因而位居建昌“白蛮”大姓之首 。 在经济生活上 , 其居傍邛海以外者主要以从事农耕或经商 , 仅邛海周围者(特别是大、小渔村中的段姓)才以捕鱼为生 。 故此而来 , 明代时 , 在范氏所称的“渔人”中 , 显然也包括了后一部分姓段的渔民在内 。在大、小渔村中 , 继以上两姓之外的又一大姓是杨氏 。 杨氏的先祖乃是南诏移徙之建昌“白蛮” , 已见于前引的《元史·地理志》永昌州条 。 除此外 , 能证明杨氏族属的资料还有清重抄的《泸山志》序 。 其文曰:“夷人称王为诏 , 蒙、段、李、张、赵、杨六土官也 , 屡抚屡叛 , 惟段阿兴好佛心慈悲 , 汉、夷称善政焉 。 ”再就是其祖茔地和西昌附近发现的与之有关的考古资料 。 根据调查 , 在大、小渔村相对的邛海南岸的海南乡杨家山上 , 有一处面积较大的杨氏祖茔地 。 墓地内既有前述的大理国至明初的火葬墓群 , 同时还有数量较多的明、清时候的土葬墓 。 后一类墓的形制与当地汉族墓相类 , 墓门前都立有碑 , 从残存的碑文来看 , 全系杨氏的家族墓葬 。 前一类火葬墓的顶部仍树有“卵塔”形墓幢 , 刻有跌坐佛像或缠枝莲花纹 。 不仅如此 , 内有一座墓的幢顶还直接刻有“亡人杨吉” , 证明这些火葬墓也为杨氏家族的遗存 。 与此同时 , 在西昌城郊发现的同期火葬墓的“卵塔”上 , 也分别刻有“亡人杨延”和“亡人杨通祥”等 。 凡此足证 , 杨氏也是南诏移徙的建昌“白蛮”中的一个大姓 。 降及明代 , 由于他们已主要环邛海而居并以捕鱼为生 , 故被称为“渔人”也当不足为奇 。除以上三大姓外 , 在当时环邛海而居并与何、段通婚的张、李等大姓 , 显然也是“白蛮”和《九夷考》所说的“渔人”中的一部分 。 证据如下:其一 , 在前引的南诏移徙“永昌州”的“白蛮”中 , 也有张、李二姓;其二 , 在西昌市郊和邛海周围的火葬基“卵塔”上 , 已发现的死者姓名中也有“亡人张囶次”、“张成菖”、“李林神道”和赵、王等姓;其三 , 在邛海周围的村落中 , 至今也还保留有“李家村”、“张摆”、“赵家湾子”、“尹家村”和“杨家院”等地名 。 鉴于元、明以来 , 西昌境内汉人聚居的村落一般都冠以“营、堡、屯、所”这样一些显以当时的军屯、民屯和“卫、所制”有关的名词 。 此暗示出 , 上述村落当为“白蛮”大姓所居 , 并也与“渔人”有关 。 如 , 以“张摆”村为例 , 据《西昌市地名录》载 , 该村的得名系因其地傍邛海北岸 , 村中的渔民多姓张 , “常出海摇摆鱼船捕鱼”故名 。 综上所述 , 不难看出:所谓“渔人” , 实际是指明代环邛海而居的南诏移徙的建昌“白蛮”后裔中以捕鱼为生的人 。 他们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大、小渔村”和“张摆村”等地 , 并以上述大姓为代表 。 明万历时 , 范氏在弄不清其先祖当系何族的情况下 , 将其单独作为一种民族载于《九夷考》 , 从而给后人造成了误解和混乱 , 这是不足取的 。 虽如此 , 但他却明确指出其原非为汉 , 对此无疑应予充分肯定 。与此相佐证 , 笔者还注意到一种现象 , 即与《九夷考》同时成书并以专门记载明代凉山夷务著称的《土夷考》和清初编修的《明史·四川土司志》也无“渔人”的记载 , 这显然不是一种疏忽或偶然的巧合 。 它只能说明“渔人”确非是一种单一的民族 , 而应是《土夷考》所提到的当时居住在凉山的“吐蕃、僰人子、伯夷、摩些、卢鹿、倮罗、回纥诸部”中的一种 。 不仅如此 , 在邛海周围的村落中 , 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 即 , 当以上诸姓迫于官府的压力正为是否改汉而拿不定主意时 , 有人提出了一个建议 , 后为大家所采纳 。 该建议的大意是:择一吉日良辰 , 与汉官在邛海边比赛 , 看谁的帽子不沉 , 以此来决断是否改汉 。 结果 , 比赛时因其“头人”的帽子太重直沉水底 , 而汉官的“乌纱帽”质轻一直不沉 , 败北 。 他们认为这是“天意所致”不可违 , 于是便纷纷改汉成了汉人 。 凡此均证 , 本文所论当不致大误 。最后还需指出:文内所说之“渔人”虽以何氏等大姓为代表 , 但这决不等于说 , 南诏移徙的建昌“白蛮”中的所有这些大姓均属其列 。 换言之 , 凡不以捕鱼为业者 , 均应排斥在外 。 次则 , 尽管“渔人”主要依靠捕鱼为生 , 但仍同时种植一些农作物并以此作为补充 。 再则 , 还需特别强调的是: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 仅在于探讨“渔人”之族属 , 而丝毫无意改变文内所涉及的并早已成为汉族的以上诸姓的族别 。明代西昌邛海“渔人”族属当为白族考
西昌邛海大、小渔村渔民────────按:明末曹学佺在《蜀中广记》卷三十四中说:建昌安氏土官“所属有四十八马站火头 , 土番、僰人子、白夷、麽些、卢鹿、猓猡、鞑靼、回纥诸种 , 散居山谷间 , 北至大渡(河) , 南及金沙(江) , 东抵乌蒙 , 西讫盐井 , 延袤殆千馀里……西夷大酋 , 此殆为称首” , 又说:建南(今四川西昌、凉山、攀枝花地区)“部落散处 , 君长不齐 , 约其九种 , 可得而言曰:一、僰人 , 二、猓猡 , 三、白夷 , 四、西番 , 五、麽些 , 六、卢鹿 , 七、鞑靼 , 八、回子 , 九、渔人 。 ”僰人、僰人子、渔民都是白族 , 百夷又作白夷、僰夷、摆夷 , 是今天的傣族 。 罗罗、猓猡、卢鹿都是指彝族 , 同名异写 。 西番、土番是指今天的藏族、普米族、羌族 。 麽些是指今天的纳西族和摩梭人 。 回纥、回子在此处都指回族 。 鞑靼是元代留居在西昌地区的蒙古人 , 迄至明朝末年 , 西昌地区仍有未完全汉化的蒙古人存在 。南诏大理和元明时期 , 生活在今四川西昌和凉山地区的白蛮人口众多 。 凉山汉族在过去称白族为“僰人”、“白人”、“僰人子” , 后来讹为“白儿子”或“白耳子” 。 今西昌马道镇围墙村和高枧乡境内的段氏 , 据史料记载 , 是元末大理来的土千户段太平后裔 。明朝嘉靖三年 , 四川新都状元杨慎因大礼议之争 , 被发配云南保山 , 后返乡途经西昌 , 夜宿邛海之滨的泸山光福寺 , 时逢农历六月二十四 , 站在泸山上目睹了邛海平原上白族人举行火把节的盛况 , 留下了《夜宿泸山》一诗:“老夫今夜宿泸山 , 惊破天门夜未关 。 谁把太空敲粉碎 , 满天星斗落人间 。 ”嘉庆《宁远府志》、道光《西昌县志》、《邛嶲野录》等均有记载 。 元人李京在《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中说:“白人……六月二十四日 , 通夕以高竿缚火炬照天 , 小儿各持松明火相烧为戏 , 谓之驱禳 。 ”凉山部分彝族虽然也有火把节的习俗 , 但大多并不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 於此可见 , 迟至明朝嘉靖年间 , 白族仍然是西昌境内的主要居民 。道光《西昌县志》载:光福寺“唐天佑间建” , 又民国《西昌县志》卷六载:“景净寺 , 唐宣宗朝景庄王同母段氏建” 。 天祐是唐昭宗年号 , 此时的西昌已归南诏统治 。 景庄王就是南诏景庄明帝蒙世隆 , 又名酋龙 , 他曾在西昌修建行宫 , 定西昌为南诏国的陪都 , 以此作为进攻唐朝的基地 , 后人称其行宫为景王宫 , 清代以后改为云南会馆 , 就是现在西昌市人民政府驻地(大水井街) 。 景净寺在西昌城西北角(今凉山军分区驻地) , 寺中有古白塔一座 , 为景庄帝蒙世隆与其母段氏所创建 。 元人李京在《云南志略》中说:“世隆立 , 始僭帝号 , 改元建极……十年 , 世隆自将侵蜀 , 遂破成都 。 自是 , 大渡河以南尽属蒙矣 。 在位十八年 , 殂於越嶲(今西昌) , 谥景庄 。 ”杨慎《滇载记》、冯甦《滇考》、胡蔚《南诏野史》亦记载蒙世隆“卒於越嶲景净寺” 。 南诏景庄明帝蒙世隆死后 , 就近葬於西昌 , 其皇陵至今未能找到 , 据考古部门的专家介绍 , 近年来已找到一些线索 。 1950年以前 , 凉山汉族地区土主庙随处可见 , 此土主庙又名“景庄庙” , 所供奉的就是南诏景庄帝蒙世隆 。据现在调查所知 , 西昌和凉山地区相当部分汉族土著 , 实为南诏大理时期进入这一地区的白族后裔 , 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建都省(今西昌地区)民风民俗的记载来看 , 在南诏大理和元朝时期 , 这个地区的主要居民都是白族 , 甚至到了清朝时期 , 西昌地区的白族人口都还相当众多 。 清人魏祝亭在《蜀九种夷记》中说:僰人“佳子弟亦令务儒 , 多入府吏籍 , 故建南(今西昌地区)属典吏半出其族 。 ”《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四年二月庚申载:“建昌府故女土官师尧夫弟安伯、柏兴州知州西天卜、乌撒军民府知府卜穆、会川府知府王春……及碧舍县知县赵士贤、麻龙县知县卢右等来朝贡马及方物 , 各赐绮、帛、钞、锭 。 碧舍县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普诗乡 , 元末叫北社县或北舍县 , 由土官世袭统治 , 其地有著名的南诏大理时期博什瓦黑佛教阿吒力派石刻岩画 , 是与南诏德化碑、崇胜寺三塔、剑川石窟具有同等历史地位的南诏历史文物 。 “碧舍”、“北社”、“北舍” , 均是彝语地名“博什”、“普诗”的同音异译 。 据考证 , 博什瓦黑佛教石刻岩画就是古代统治昭觉彝族地区的白蛮土官赵氏所开凿的 。 赵氏土官原驻昭觉竹核 , 元末遭黑彝家支势力驱逐 , 土地被侵占 , 遂迁往靠近西昌的普诗乡居住 , 改授北社县土知县 。 明初与诸土官一起来京贡马及方物 , 后改授土把事 , 仍管束部分彝族部落 , 曾与黑彝通婚 , 明朝中叶以后在普诗乡的把事衙门又被彝族家支焚毁 , 赵氏土官被造反的彝族攻杀 , 其后人又翻山搬到毗邻的西昌大兴乡居住 , 仍担任世袭土把事 , 子弟多为建昌卫儒学生员 。 清代以后 , 丧失土职 , 同化於当地汉族中 , 族人又分迁各地 。 今西昌大兴、川兴、礼州、河西与德昌县六所、宽裕等乡镇尚有其后裔聚族而居 。 西昌大兴赵氏的祖先 , 就是南诏清平官赵铎些的嫡长子、东川节度使赵些贤(见李宗放:《凉山昭觉博什瓦黑石刻的族属为白族考》 , 《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分享到推荐阅读峨眉山最大寺庙 , 藏6.5公斤罕见“佛牙” , 距今20万年成镇山之宝乱码的旅行故事道教的宫观 , 为什么大多建在山顶?道教之光一座在山中“镇海”的寺院 , 清后期曾统内地藏传佛教事务悟是生非成都这座古寺供奉547年肉身菩萨全国最大乌木观音价值无法估量乱码的旅行故事十首经典爱国诗词 , 满满家国情怀!JingleLingo锦灵中文《钟离权度吕洞宾图》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彪悍南北朝之乱世终结者杨坚》正式出版上市了!云淡心远秘笈——临写曹全碑应注意什么?用什么笔和纸最佳?罗_魁大美乡村之——东火“小皇城”用户天涯追梦人诗写清秋(四)古诗词中的至伟情怀本心书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