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的滔天巨浪来了( 五 )


2016 年 8 月 , 董明珠拉上珠海银隆董事长魏银仓召开发布会 , 宣布 " 以后银隆汽车就是格力汽车 " , 显然忘记了春兰和奥克斯的教训 。 在随后的股东大会上 , 董明珠入场时无人鼓掌 , 她大发雷霆:我格力要不给你分红你能怎么样我?给你们给得越多 , 你们越骂得得意 。
在董明珠的炮火之下 , 股东们羞愧难当 , 一个个低头不语 , 然后却纷纷投了反对票 , 否决了格力收购银隆的方案 。
相比之下美的收购就顺多了 。 从收购东芝万家乐掌控空调压缩机技术 , 到控股荣事达、华菱进军冰箱领域 , 并购洗衣机龙头小天鹅 , 美的逐步构建了白电帝国 。 而且美的给每个高管都配了三个 90 后逆向导师 , 加快适应电商 , 还在空调事业部开始了以销定产的 "T+3" 模式 。
格力的空调生产建立在 " 淡季返利 " 上 , 经销商提前给钱 , 格力提早生产 , 年底发利息 。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保证格力的现金流 , 但坏处是离市场太远 , 万一遇到 " 冷夏 " 销售不顺或者原材料价格波动 , 经销商就会叫苦不迭 , 格力也要花更长时间才能消化库存 。
而美的在 T+3 模式下 , 接到订单后 , T+1 天买材料 , T+2 天制作 , T+3 天交货 , 这套高周转打法既可以降低库存 , 又可以根据原料价格变动而迅速调整生产计划 。 这套 "T+3" 的打法一上线 , 就成了比 " 淡季返利 " 更先进的生产关系 。
2018 年上半年 , 铜、铝价格上涨 , 美的不断减产 , 结果比格力额外少生产了 248 万部高成本的空调;而当 2018 下半年铜、铝价格大幅下滑的时候 , 美的开足马力疯狂加班 , 一口气比格力额外多生产了 457 万部低成本空调 。 这一多一少 , 美的就具备了降价的基础 。
于是进入 2019 年 , 当格力和奥克斯掐得你死我活的时候 , 美的把线上产品价格从本来和格力差不多的水平 , 直接降到了奥克斯水平 , 甚至还推出了 2000 元左右的多频空调进攻下沉市场 。 而此时格力还拿着 5 个月的高成本库存 , 很难应对 。 格力的滔天巨浪来了 。
格力此时只能一边通过 " 敦促 " 奥克斯涨价 , 来侧面推动美的涨价 , 缩小价格差距;另一边硬着头皮来搞 " 百亿让利 " 降价去库存 。 产销腹背受敌 , 格力 2019 年黯淡无光 。 在第四季度 " 百亿让利 " 使得季度利润同比下降 49.3% , 而全年利润也同比下降 6.23% 。
来自对手的攻势短期难以化解 , 来自股东的压力骤然直线增大 , 董明珠终于把目光放到了渠道上 。 但要动渠道 , 还缺一把刀 , 这把刀会是什么呢?|格力的滔天巨浪来了
文章图片

2020 年初 , 疫情突袭中国 , 线下门店奄奄一息 , 线上直播如火如荼 。 一个问题摆在了所有企业老板的面前:到底要不要搞直播卖货?
4 月 14 日 , 格力发布一季报 , 季度利润锐减 70% 。 有投资者问她你要不要试试直播 , 董明珠说 , " 要坚持走线下的路线 , 坚决不做直播带货 " , " 转型去做线上的话 , 那线下的 60 多万的门店员工就要失业了 " 。 10 天后 , 她身穿一袭深绿长裙 , 现身抖音的直播间 。
但也许是久疏战阵、准备不足 , 从 8 点直播开始 , 就不断出现翻车事故 , 例如多次出现长达几分钟的卡顿、音画不同步等问题 。 以至于看直播的网友们 , 纷纷在评论区里留言:" 格力没钱交网费吗?" 销量自然不理想 , 纵有 400 多万观众 , 却只卖出了 23 万的货 。
这是时隔 20 多年 , 董明珠再次亲自上阵带货空调 。 董明珠前面之所以能够有心思去搞手机搞汽车频繁跨界 , 还是得益于格力基本盘的稳定 。 而这种稳定 , 来源于空调行业的四大特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