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勇画画是一种投入 收藏是一种旅行

|施勇画画是一种投入 收藏是一种旅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施勇藏品:菅木志雄《凸度#180》
|施勇画画是一种投入 收藏是一种旅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施勇自画像《最后一次古典式的礼拜》
|施勇画画是一种投入 收藏是一种旅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施勇作品:《2020新抽象字体研究——全王求化》
|施勇画画是一种投入 收藏是一种旅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施勇藏品:荒木经惟的世界
|施勇画画是一种投入 收藏是一种旅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施勇藏品:蒲英玮《革命现实主义字体:字母表(工具)》
|施勇画画是一种投入 收藏是一种旅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施勇画画是一种投入 收藏是一种旅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施勇作品:《300个字》
|施勇画画是一种投入 收藏是一种旅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施勇作品:《将一只鸟从一座塔的塔顶放掉》
前不久 , 一位有32年教龄的艺术教师施勇在网络平台上受到关注:他花光32年薪资 , 把家里堆满大师名作 。很多人惊叹 , 原来普通人充分了解和坚持不懈地对待艺术 , 也能收藏到大师的作品 。施勇很谦虚 , 自称就是个“拿工资的” , 算不上收藏家 。实际上除了艺术教师 , 他不仅是香格纳画廊的艺术总监 , 还是中国很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
在艺术家冯梦波眼里 , 施勇的人和作品都“非常上海” , 超前又帅气 。作为老友的冯梦波不禁感叹 , “听说过他收藏 , 但不知道这么成规模了 , 最近才知道他有这么高质量的收藏 , 厉害啊!”
施勇说话语速不快 , 还很幽默 , 在艺术圈被称为“施帅” 。他在苏州河畔的家 , 被大大小小的艺术品填满每一面白墙 , 充满温暖又艺术的气息 。他喜欢临窗小坐 , 眺望河对岸的M50艺术区在风云里不停变幻 。
与过去了断 , 重新寻找一个可能性
1963年 , 施勇出生在上海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 , 可是一直到他考大学的时候 , 上海还没有美术学院 。为了能画画 , 他去了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那里面的艺术系其实是以设计为主的 , 但我们在当时也是以设计为借口 , 解决了画画的问题 。”
上世纪80年代的资讯很不发达 , 施勇说他们几乎无法接触到国外设计的新思潮 。回忆初出校门时的自己 , 因为年纪很轻也不那么急着要去做点什么事 , 还有点懒散 , 一直就依着惯性在画画 。后来随着“八五新潮”的影响 , 施勇开始关注到最新的思潮 , 受到很大触动 。
当时的《中国美术报》《江苏画刊》算是国内比较前卫的艺术杂志 , 让施勇看到了艺术的新世界并下意识地想要改变 。
其实从学校攻读艺术课程开始 , 施勇就慢慢地对当时的艺术教育产生了困惑 , “很多时候学院式的教育通常不是在教你理解艺术的方法 , 它更像是师傅带徒弟一样 , 把某些约定俗成的技术当做艺术的真理灌输给你 。”走出校门的他深感不适 , “比方说一个年轻的艺术家 , 在那时只有通过美协才能够有展览的机会 , 而美协整个系统里选择作品的方式几乎是教条式的 。倒不是说它一定不好 , 只是艺术的标准不应当是唯一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