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专访丨沈国威:人们需要新的词语,就像需要新的衣服一样( 二 )


近日 , 沈国威接受了***采访人员的专访 。 在专访中 , 他梳理了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的特点 , 也表达了对于汉语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 。 在他看来 , 汉语的现代化尚未完成 , 仍需进一步发展 , 而经由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和互联网传播 , 命名事物的词语会越来越统一 , 表达情绪和个人感受的词汇却会越来越多样 。
采写 | ***采访人员 肖舒妍
“新语往还”是“水往低处流”
***:你的《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这本书今年再版时 , 标题定为《新语往还》 , 可以解释一下这个标题的内涵吗?你对“新语”的定义是什么?
沈国威:这本书里的“新语”是指19世纪20世纪之交 , 突然出现在汉语书籍和媒体上的词语 , 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以下3类:
1、表达新概念的词;
2、新形式的词;
3、重新活跃起来的词 。
新的概念可以用新的词来表示 , 也可以用旧的词来表示 。 比如说 , “哲学、神经、背景、赤字、经济、革命、共和、社会”等表示的都是新概念 , 这些概念汉语中原来都不存在 , 但是前4个词是汉语里原来没有的新词 , 后4个是古典里存在的旧词 , 不过词义被更新了 。 同样 , 新的词语形式既可以表示新概念 , 也可以表达已有的概念 。 例如“考虑、思考、正确、优秀”等 , 词的形式是新的 , 但所表达词义都是汉语里原来就存在的 。 第3类词 , 我把它叫做激活词?? 。 有一些词原来一直处在冬眠状态 , 世纪之交 , 突然被激活了 , 如“爱国、爱好、安全、保持”等 。 以上就是我这本书里所说的“新语” 。
上面这些词的发生、普及都和日语有很大的关系 , 很多词从汉语传入日语 , 又从日语回流汉语 。 ????书名中的“往还”就是想强调中日之间在词汇上的交流 。 现在我们也常用“环流”这个词 , 因为朝鲜半岛、越南也是近代词汇交流的参与者 。
新京报|专访丨沈国威:人们需要新的词语,就像需要新的衣服一样
本文插图

《新语往还》 , 作者: 沈国威 , 版本: 启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0年7月
***:在近代 , 为了命名大量涌入的新概念、新内容 , 出现了两方面的努力 , 一类是以严复为代表的自己造词 , 一类是向日本借词 , 也就是“和制汉语” 。 为什么最后我们更多地选择了“和制汉语” , 而没有使用严复等人的造词呢?
沈国威:我在书里专门用几个章节讨论了严复造词的问题 。 严复是为数不多的创造新词的中国人 , 但是他苦心孤诣创造的新词几乎全军覆没 。 严复造的词为什么会败给“和制汉语”?首先 , 严复采用了很古僻的汉字 , 这可能是严复译词没能普及的主要原因 。 其次 , 严复愿意用一个字的译词 , 而“和制汉语”都是两个字的 , 王国维说“和制汉语”更加精密 , 所以优于严复的译词 。 其实 , 很多新词和精密并没有关系 , 双音节这个形式更重要 。
一个新的词??造出来了 , ??这还只是??第一步 , 还需要得到语言社会的认可 , 能不能被接受 , 常常不是词汇学的问题 , 而是社会语言学的问题 。 关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审美价值等一系列因素 。 ??比如原来北京话中?有“结账” , ??有“付钱” , ??但突然发现港台用的是“买单” , 挺有意思 , 就接受了 , 流行开来 。 ??????????
我想日语词能够流行 , 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1、西学从东方来 , 一直到1920年代 , 中国翻译的书主要是以日本书为底本的;
2、大批中国人去日本留学 , 接受新知识的速成教育 , 他们的词语使用产生了影响;
3、中国教科书也多以日本教科书为底本 , 各类学校里有很多日本教习;
4、包括英语词典在内 , 各类工具书都得益于日语;
5、价值取向 , 直到辛亥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 , 被称为中日的黄金十年 , 一般民众对日本的感情有了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