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话健康|这篇文章颠覆你的认知,关于熬夜和早起( 二 )


如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 , 在不同的个体身上 , 这个平均周期也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趋势 。
也就是说 , 有些人的生理时钟周期 , 可能是23小时多一点 , 有些人则接近25小时 。
显然 , 对于前者 , 他的「每一天」会短一些 , 因此也就倾向于早点入睡;而对于后者 , 他的每一天会更长 , 也就倾向于晚睡 。
很巧的是 , 去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 颁给了三位美国学者——他们因为发现了生理时钟周期的分子机制而获此殊荣 。 也算为这个一直以来的假说 , 打下了坚实的生理学基础 。
但是 , 这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个理论 , 只能解释「为什么夜型人睡得晚」 , 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夜型人越晚越精神」 。
根据MEQ的调查结果 , 晨型人最活跃的阶段是上午 , 从中午开始就一路下跌;而夜型人恰恰相反 , 从中午开始状态渐佳 , 到晚上达到最佳水平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重因素:演化和基因 。
心理学家认为 , 我们身上的每个细胞中 , 都有专门的基因 , 负责调控它的活跃和新陈代谢节奏 。 表达到整体上 , 就是整个个体精力和思维的活跃水平 。
这是有一定随机性的 。 因此 , 在人群中 , 有些人的活跃峰值在上午 , 有些人在下午 , 有些人在晚上 , 不一而足 。
而在远古时代 , 我们不但需要与日出日落同步的活动 , 也需要一部分人承担早班值日的工作 , 另一部分人值夜——因此 , 他们的基因也沿袭了下来 。
现在的晨型人和夜型人 , 就是值日者和值夜者的后裔 , 亦即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结果 。
目前的双胞胎实验发现 , 遗传基因可以解释约50%的睡眠偏好差异(剩下的部分由生理时钟周期、环境因素等共同影响) 。
也就是说 , 如果你是一个夜型人 , 那么大约有50%的因素 , 要归功于你的父母 。
03
【小姜话健康|这篇文章颠覆你的认知,关于熬夜和早起】基于晨型和夜型这两大类型 , 心理学家又得出了许多有趣的结果 。
比如 , 一系列基于MEQ和性格、能力测试的实验表明:
大体上 , 晨型人更加自律、自信、有责任感 , 思维偏向聚合思维和归纳推理;
而夜型人更加开放、聪慧、敏捷 , 思维偏向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 。
所以 , 如果你是夜型人 , 不要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我们更聪明嘛!怕什么 。
开个玩笑 。
不过在现实中 , 两者的差异确实有所体现 。
你会发现 , 喜欢晚睡的人 , 大多从事创意和内容相关工作 , 比如广告、公关、新媒体、市场营销(可能还有部分程序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作者」 。
原因未必是他们拖拉、不自律 , 很有可能只是因为:这些思维更开放、发散的人 , 同时也是典型的「夜型人」而已 。
所以 , 他们在晚上会更感到如鱼得水 , 状态会更集中、更活跃 。
正因如此 , 每当看到诸如「凌晨3点 , 成年人的世界很心酸」之类的诉苦 , 我的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我们这些人来说 , 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啊 。 也只有刚入行的实习生(或者晨型人) , 会觉得很离谱吧 。
举个例子:一名4A广告文案的典型生活轨迹是什么样的呢?
一般上午10点起床 , 11点到公司 , 刷会新闻 , 12点吃午饭 , 饭后开开小差、聊聊天 , 14点开始工作 , 16-17点茶歇 , 18-19点吃晚饭 , 同时开会 , 接活 。 然后 , 如果任务不紧迫 , 就带回家 , 21-22点开始工作 , 一连做到凌晨1-2点 , 收工睡觉 。
像我现在做内容创业 , 也是一样的:一般晚上工作到2-3点 , 早上9-10点起床 。
虽然我睡得晚 , 但是我起得也晚呀 。 :)
不过 , 这也正是夜型人最大的困扰:
社交时差 。
我们这个时代 , 是一个极度推崇「高效」「上进」「勤奋」的社会 , 因此 , 我们会极力追捧「早起」 , 认为早起的人更努力、更上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