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木|败也萧何 | 刘琳 MW 专栏木桶味:成也萧何( 二 )



橡木|败也萧何 | 刘琳 MW 专栏木桶味:成也萧何
文章图片
工匠在准备橡木切割(来源:Radoux)
对自然和供需矛盾的应变是多管齐下的 。 2006年开始 , 欧盟( 瑞士2007年开始)批准使用橡木桶替代产品(比如橡木片) , 在很大程度上将需求分流到替代品 , 并大大降低了成本 , 也使得欧洲的葡萄酒更能迎合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 尤其是入门级别的酒款更能应对新世界的挑战 。

橡木|败也萧何 | 刘琳 MW 专栏木桶味:成也萧何
文章图片
用镭射工艺切割前的橡木(来源:Radoux)
但是 , 在大家不问青红皂白紧跟大潮流时 , 也出现了很多大而无当的用桶风潮 , 副作用的案例至今还比比皆是 。 今日另一极端的新风潮 , 完全拒绝用桶 , 可能也是拜这些失败案例所赐 。 尴尬之处是 , 辨识度极高的“橡木桶味”也成了大家能够瞬间眉头一皱的“萧何” , 忽略了这世界还有许多酒经得起、甚至需要橡木桶的加持 。 这种360度的大转弯 , 对于一些传统以及法规必须使用橡木桶陈酿的产区 , 杀伤程度可能是毁灭性的 。

橡木|败也萧何 | 刘琳 MW 专栏木桶味:成也萧何
文章图片
熟成中的橡木(来源:Radoux)
橡木桶之于葡萄酒 , 好比化妆品之于妆容 。 素颜可以美 , 淡妆浓抹也可以美 。 有时自然条件受限 , 葡萄本身会有缺陷 , 合理使用橡木桶可以“遮瑕” 。 比如 , 欠熟的葡萄 , 巧妙地使用橡木桶可以掩盖生青味 。 美有千面 , 平衡和谐是核心要义 , 最忌是无度滥用 。 而判断葡萄酒的橡木桶是否得当 , 还要看终点定在哪里 , 这需要一些对于将来的想象力和判断力 。

橡木|败也萧何 | 刘琳 MW 专栏木桶味:成也萧何
文章图片
烘烤中的橡木桶 , 摄于Fran?ois Frères
(2015年11月)
比如隆河大家Guigal的许多酒 , 在年轻时新桶味会相当明显招摇 , 但陈年以后到了适饮的窗口 , 橡木桶帮助下演绎出复杂香气 ,带给人的爆棚幸福感也是难以言喻的 。 我还清楚地记得1996年份的La Turque , 在2012年饮用时那种层峦叠嶂 , 暗潮涌动的宏伟 。 然而同样是Guigal , 他在 La Doriane (Condrieu)上下的新桶就令人费解 。 作为一个极易肥美有余 , 香气轻浮 , 酸度发飘 , 陈年能力堪忧的品种Viognier , 在新桶的笼罩下 , 有点被五花大绑的尴尬 , 而散漫的酒体 , 预示着这种尴尬并不会因为陈年而淡化 。

橡木|败也萧何 | 刘琳 MW 专栏木桶味:成也萧何
文章图片
(来源:Wine Folly)
当然 , 脑洞大开、挑战成见的积极尝试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 德国Rheinhessen的St. Antony酒庄 , 在雷司令的酿造中使用新橡木桶的举动让许多人都开了眼界 。 成品酒与“常规”的雷司令有着天壤之别 , 但如果抛开我们对德国雷司令的固有期待就事论事的话 , 这结果还是挺有模有样的 。 一直很期待去酒庄尝试下陈年后的版本 , 再作最后的论断 。
说到会用桶的案例 , 一定少不了在阿尔萨斯的黑皮诺名家Albert Mann 。 与大部分人拿新桶酿制高端酒的惯例不一样的是 , 酿酒师 Jacky Barthelm é会拿新桶来陈酿press wine , 而自流汁反而不用 。 当他在一次酿酒师大会上介绍这一招时 , 很多人都拍手叫绝 。 这听着非常符合逻辑 , 但却很少人如此实践的招数 , 大多是因为继成思维禁锢了想象力 。 他的酒体格饱满 , 刚柔并济 , 骨架清晰 , 自成一体 , 是经典的阿尔萨斯黑皮诺代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