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隐身”的译者

雷吉斯·罗因萨尔导演的《翻译疑云》是为数不多的为译者发声的电影 。 在电影中 , 世界级悬疑小说《代达罗斯》即将发售第三部 , 也是最后一部 。 为了保证各语种的翻译作品同步问世 , 出版社邀请9名不同语言的译者共聚一堂 , 在一座豪华但守卫森严的庄园内进行翻译工作 。 他们手机上交 , 没有网络 , 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 每天拿到20页原稿 , 心无旁骛地翻译《代达罗斯》 。 然而 , 这本书的原稿却出人意料地在网络上泄露 , 于是在译者和编辑之间上演了一场“谁是泄密者”的游戏 。
一勺风
翻译|“隐身”的译者
文章图片

电影《翻译疑云》剧照抛开剧情不谈 , 电影中的一些细节或许可以向外界展示图书译者工作的大致样貌 ,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译者的神秘感 。 剧中9名不同语言的译者 , 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 有的安静沉稳 , 有的活泼开朗 , 有的急躁易怒 。 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 也有着不同的身世经历 。 他们的工作方式不尽相同 , 有的希望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空间 , 有的则在人多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专注;各自的翻译习惯也有所差异 , 有的拿到稿子后很快开始翻译 , 然后再反复雕琢 , 而有的则一遍遍斟酌原稿 , 理通作者的思路 , 咀嚼出味道之后才开始翻译 。
作为译者 , 他们身上也有着共同的气质:9名译者都以异常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原著和作者 , 都对每天只有20页的原稿感到不过瘾 , 他们在就餐娱乐之际会一同讨论作品逻辑 , 猜测作者心理 , 推断剧情走向和结局 , 渴望尽可能快地从陌生走向熟悉 , 试图在化身译者之前 , 首先成为作者最好的读者 , 找到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 这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前提 , 也是一名优秀的译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 翻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只有最称职的读者 , 才能成就最优秀的译者 。
当然 , 译者凭借自己在语言方面的才华和对作品的精准把握 , 将作者的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 在作者和以译入语为母语的读者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 , 把译者与作者之间、或者作者与源语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传染、传递出去 。 经过译者之手 , 作品在另一种语言里找到了生命 , 并在该语言的读者心中扎下了根 。
然而 , 相对于作者 , 译者的地位却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这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很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现状:“译者就像隐形人 , 译者的名字永远不会被人记住 , 不会出现在封面 , 总是在第二页 。 ”
译者为何需要隐身由于世界上存在很多种语言 , 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先与译者邂逅 , 再通过翻译与译入语的读者邂逅 。 但读者真正记住的往往只有作者 , 对于译者的名字向来不太在意 , 又或者 , 相对于作者 , 译者更容易被遗忘 。 通过译者的翻译 , 作品产生了新的光芒 , 但译者仿佛站在了作者的影子里 , 成为了“隐身人” , 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 翻译家翁显良曾说:“翻译本身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 ”
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 , 对译者的“隐身”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译者“隐身”的根源及其对译者地位的影响提出了独到见解 。 他认为 ,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 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 。 译者与作者可能种族、语言习惯都不尽相同 , 表达也可能不一致 , 甚至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 但译者会努力将信息完整全面地呈现到读者面前 。 译者自身存在一种矛盾的心理 , 在凸显自我的主体性或完整展现作者的主体性之间 , 选择了后者 , 但韦努蒂认为主导文化社会“习惯于接受通顺易懂的译文 , 把外国文本中的价值观隐匿在本国的价值观中 , 令读者面对他国文化时 , 还在自我陶醉地欣赏自己的文化” , 这就是翻译理论中的“异化” 。 译者把自我的主体性隐藏到作者的主体性之后 , 以为目的语读者原汁原味地呈现作者的作品为翻译的宗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