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夏日开卷的不完全书单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夏日开卷的不完全书单
新京报|夏日开卷的不完全书单
本文插图
【新京报|夏日开卷的不完全书单】

新京报|夏日开卷的不完全书单
本文插图

新京报|夏日开卷的不完全书单
本文插图

新京报|夏日开卷的不完全书单
本文插图

夏天是读书的好时节 。
这是句正确的废话 。 对爱读书的人来说 , 一年四季都是读书的好时节 。 而对拿起书本就昏昏欲睡的人来说 , 夏天处处都是读书的阻碍 。 尤其入伏之后 , 灼热的烈日蒸腾着水汽 , 空气成了一面扭曲的透镜 , 无形的火焰炙烤着建筑和马路 , 就像颜料融化的油画 , 给人一种出离真实的焦躁 。
身体和感知也处于自相矛盾的状态 。 明明被潮气包裹 , 体内郁积的燥热无法释放 , 但每一个毛孔却又争先恐后地向外排出黏稠的体液 , 在毒辣的阳光下 , 像开了瓶的伏特加一样迅速挥发 , 只留下磨人皮肤的粗糙盐粒 , 一面毛孔不断由内向外释放蒸发 , 一面汗浆又把肉体包裹得严严实实 。 释放与郁积之间 , 就像一个失去了气阀的高压锅 , 似乎总有个声音想撕破这身黏糊糊的外壳 , 从里面直冲出来:
“好热啊!”
夏日读书的目的 , 正是安抚那颗郁积焦躁与烦闷的心灵 。 或是将它泡在浮着冰块的清冽甘泉中 , 让那被烈日炙烤得沸腾的血液恢复平静 , 用一颗冷静的心去窥破被骄阳热浪扭曲的真实世界 。 或是点燃一把真正欢快的火焰 , 像烟花一样绚烂而彻底的盛放 。
因此 , 我们选择了《阅微草堂笔记》《那年夏天》和《权力与荣耀》三本书作为夏日开卷的不完全的代表 。 它们貌似互不相关 , 但内在却含有默契 。 它们都是因夏天诞生的书 。 《阅微草堂笔记》来源于清代文士纪昀在漫长夏日的构思 , 它所代表的东方志怪传统 , 正是用尚奇好怪之心带来的丝丝寒意解暑纳凉 。 《权力与荣耀》则是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对炎炎酷暑支配下的大地的思考 , 一如那些以夏日为题的文学作品试图捕获这个季节的精髓 。 《那年夏天:美国1927》顾名思义 , 这是对历史上一个重要夏天的回顾 , 在这个夏天所发生的一切 , 改变了这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的命运 。 从内在的心灵 , 到外在的观察;从现实的大地 , 到历史的回顾 , 以这三本书为起点 , 循着它们提供的线索搜寻阅读 , 你将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夏天 。
《阅微草堂笔记会校会注会评(上下)》
作者:纪晓岚
校注:吴波、尹海江、曾绍皇、张伟丽
版本:江苏古籍出版社 , 2012年11月版
纪昀不喜欢夏天 。 夏天对胖子着实太不友好 , 所谓“六月火云蒸肉山” , 而他偏偏就是个胖子 。 “夏日汗流浃背 , 衣尽湿” 。 哪怕是入禁中南书房轮值 , 也要想方设法脱衣纳凉 , 赤着双臂晃着肚腩求一凉爽痛快 。 由此可以想见 , 乾隆五十四年那个炎炎夏日 , 他在承德行宫一面光着膀子编排校理秘籍 , 一面慨叹昼长无事 。 于是便在这个夏天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第一卷《滦阳消夏录》 。
“小说稗官 , 知无关于著述;街谈巷议 , 或有益于劝惩 , 聊付抄胥存之” 。 纪昀在序言中对自己著书缘由轻描淡写 , 但却在这个昼长夏日创作了一部足以与《聊斋志异》比肩的志怪笔记 。 纪昀尽管学识广博 , 但他恐怕并不知道 , 与他隔海相望的日本 , 此时正盛行一种夏夜围坐一起讲述诡怪故事的“百物语”游戏 。 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时代 , 闷热夏夜讲上几则令人寒毛耸立的恐怖故事 , 既能勾起人的好奇心打发不眠苦夏 , 又能借胆寒以祛暑 , 一举两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