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动力电池市场拐点将至,抓住二线企业崛起机会


要闻 动力电池市场拐点将至 , 抓住二线企业崛起机会 2020年7月10日 20:28:16 智通财经网
该报告在前期报告基础上 , 重点分析了动力电池领域最新的技术路线革新和政策变迁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 。
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860亿 , 未来拥有一定的增量空间 。 动力电池市场规模的三大核心因素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单车带电量、动力电池售价 。 关于新能源汽车销量 , 随着补贴退坡平缓、产品力显著提升、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和C端用户需求释放 , 2021年有望迎来拐点 。 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160万 , 未来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57% 。 关于单车带电量 , 在技术、政策、用户需求驱动下 , 续航里程逐年提升 , 助力单车带电量持续攀升 , 预计未来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02%关于动力电池售价 , 在下游整车平价需求、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和自身制造成本下降三维度助力之下 , 动力电池售价逐年下降 , 预计未来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93% 。 单车带电量的提升有望对冲掉动力电池售价的下降 , 动力电池市场规模随销量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 , 预计2022年有望达860亿 , 约为2019规模的1.2倍 。

技术路线:磷酸铁锂有望回暖至40% , 模组技术有所革新 。 目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有所波动 , 在材料层面:动力电池领域形成了三元为主、磷酸铁锂为辅的产品结构 。 随着补贴退坡、新国标5 min热扩散要求、能量密度边际改善 , 磷酸铁锂呈现回暖趋势 , 预计2021年有望回暖至35~40% 。 而高镍三元由于能量密度优势凸出 , 成本和安全边际逐渐改善 , 未来仍将是动力电池的主流方向 。 在工艺层面:推出了具有革新性的无模组技术 , 在高镍电芯的基础上 , 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望达到接近800km , 助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 利好拥有无模组技术的龙头企业 。
竞争格局:外资有望重回前列 , 二线企业有望崛起 。 动力电池白名单取消 , 外资企业强势进入 , 2020 Q1 LG和松下分别位列第三、第四 , 未来随着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客户资源增加、现有车型放量 , 其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 外资企业有望重回前列外资车企对供应商的新一轮选择和车企二供的开发 , 有望孕育新的微巨头 , 优质二线电池企业仍有望崛起 。
风险提示:动力电池产业集中度逐渐提升 , 正在经历行业洗牌的阵痛期 , 竞争激烈 。 建议密切关注下游客户质量、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技术迭代的风险 。
正文

1. 动力电池:下游需求助推 , 提振市场规模向上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 ,其出货量主要受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单车带电量的影响 , 接下来我们从新能源汽车销量、单车带电量、动力电池售价三个维度分析未来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 。
1-1 新能源汽车销量短期承压 , 长期向上趋势不变
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承压 。 2019年受补贴退坡影响 , 叠加汽车市场整体下行的波及 ,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 同比下滑4% 。 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 , 汽车行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均遭受严重冲击 。 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6.6万 , 同比下滑44% 。 基于三方面的原因:随着公共卫生事件好转 , 前期积累的需求 , 尤其是B端需求有望得到释放为了对冲公共卫生事件影响 , 各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陆续落地 , 如北京2万辆新能源指标等下半年新车型投放加速 , 如磷酸铁锂版Model 3、比亚迪汉、小鹏P7等 。 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由下滑期转向增长期 , 预计全年销量为106.5万左右 , 同比下滑12% , 全年销量仍继续承压 。

2020年销量有望触底 , 未来迎来上升期 。 基于三个因素:需求侧: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逐年提升 , 助力其渗透率呈上升趋势供给侧: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力显著提升 , 产品矩阵明显丰富 , 里程焦虑有所缓解 , 有望在明星车型Model 3的引领下提升行业景气度新基建政策助力下 , 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短板有望得到弥补政策端:新能源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 , 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 而动力电池售价下降有望对冲掉补贴退坡 , 未来两年迎来政策稳定期 。 未来2年有望迎来上升期 , 考虑到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 , 以补贴退坡后的2019年下半年销量数据为基数 , 折合全年销量约116万 , 预计2021、2022年销量分别有望达到133万、160万 , 增长率分别为15%、20% 。 未来新能源汽车拥有一定的增量空间 , 有利于带动动力电池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