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朝科举制都有哪些质的改变
唐宋之际是历史上最具变革的朝代 ,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丰富了唐朝的经济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在经济底蕴的推动下 , 唐朝文化越来越兴盛 , 科举一制也随之被确定 。
到了宋朝 , 科举制又被不断完善 , 开始自成一派 。宋朝的科举制有了质的改变 , 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仿佛一个桥梁 , 架起了天下学子的求学之路 。
宋真宗有诗说:“富家不用买良田 ,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 , 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 , 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 , 勤向窗前读六经 。”
正如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所说 , 宋代是一个“万般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的时代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科举制让“朱门狗肉臭 , 路有冻死骨”这样阶级分化绝对的时代 , 开始有了一定的公平性 , 它是无数寒门子弟在前进路上的一道光 。
本质而言 , 它是朝廷开设科目 , 士人学习报考的选官制度 。在一定意义上 , 给朝廷各圈子洗牌 , 给予底层阶级百姓希望 。尤其是在宋代 , 相比唐代科举制 , 做出了质的改变 。
创立殿试 , 设立三级考试制度
宋朝以前 , 贡举分为解试省试两部分 。唐朝时期 , 武则天曾殿前试人 , 到了开宝六年 , 宋太祖正式创殿试 。
起初 , 创殿试是为了防止世家门第打压寒门 , 后来殿试却逐渐成为巩固皇权的工具 。宋朝初年 , 殿试较为随意 , 其时间和频率皆由皇帝主观意愿决定 。比如宋太祖两年开一次 , 宋太宗一年开一次 , 宋仁宗两年开一次 , 宋英宗三年开一次 , 直至宋真宗时期 , 殿试才逐渐稳定 。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自太祖开宝六年以三月覆试于讲武殿 , 累圣相传 , 廷试率以三月”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朝的殿试虽然名义上由皇帝主考 ,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 却要依靠临时的殿试官 。
其中有负责将考生个人信息编号的编排官;有负责封弥考卷 , 誊写试卷的封弥官;有负责检查誊录的对读官;有负责检查考卷有无“杂犯”的初考检点试卷官;有负责评价考卷文采的覆考检点试卷官;有对考卷进行初评的初考官;还有决定考生等第的详定官;有负责检查作弊的巡捕官和唱名赐第的读卷官等等 。
【科举|“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朝科举制都有哪些质的改变】他们无一不是皇帝心腹 , 而且为了保证考试的相对公平 , 他们大多都是临时考官 。
《杂朝野记》中记载这些官员说:“殿试以馆学、郎官四员充初覆考官 , 以余官一员充点校试卷官 , 侍从二员充详定官 , 两省二员充编排官” 。
为防止作弊 , 殿试中又设锁院制、糊名制、封弥制、誊录制 。这几个制度的建立 , 从根本上铲除了荐举制度 , 极大地保证了科举的公平性 。
欧阳修评价殿试说:“虽未复古法 , 而便于今日 , 其无情如造化 , 至公如权衡 , 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
能得欧阳修如此评价 , 足以见得殿试制度对于宋朝一代汲取人才的帮助 。但科举制也并非绝对公平 , 在政治昏暗的时代 , 这些制度都形同虚设 。如南宋奸臣秦桧为让自己人做官 , 偷拿考试题目 , 大行舞弊之事 。
故科举制的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 , 取决于政治是否清明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废除过堂 , 设计谢朝制度
推荐阅读
- 泰国王室|泰王63岁前妻白发凌乱,在轮椅上过生日太凄凉,唯有大公主趴地上恭迎母亲
- 涟漪时尚|时尚穿搭:紧身裙搭配单肩包,唯有精致,才见真情
- 辽宋夏金|谈谈古代科举的流程:一名北宋失意考生的怒火,改变了殿试的规则
- 墨染情殇之流年|人活一世,唯有内心强大,方可治愈一切
- 皇后|甄嬛传:嫔妃的睡姿,安陵容诱人,皇后奇葩,唯有她令人感到怜惜
- 古建中国|你知道有哪些与科举考试相关的古建筑?
- 食疗食补|三伏天,高温酷暑,胃口不好,唯有一碗鲍鱼排骨泡饭能治愈
- 章良能|观宋填词136|无寻处,唯有少年心,章良能小词极有思致
- 朱元璋|中国历史上的最智慧的4个人,唯有最后一位善始善终
- 洛阳|唯有洛阳真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