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嵘|专访沈嵘 | 解构与大数据不匹配的《三叉戟》为何爆了( 三 )
本文插图
但喜剧背后也往往是悲剧 。
“有一场戏是老三位为了给老夏报仇蹭会 , 强行旁听 , 每个人的借口各异 ,气氛很尴尬 , 笑果很显著 , 老田一句‘不请自来 , 还送不走了’观众都笑了 。 但这也是退居二线的老三位的无奈和隐忍 , 即使是大棍子这样的老顽固 , 到了中年也得低头” 。
情感人物 | 破年龄性别界限
强势出圈
《三叉戟》的成功对于沈嵘来说 , 有太多意外之喜 。
没想到观众会喜欢楔子 , 没想到那些仅仅是觉得有意思而加入的桥段成为观众疯狂点赞的笑点 , 弹幕里大批来报道的00后小仙女、女性观众 , 更是沈嵘没想到的 。
本文插图
《三叉戟》出圈了 , 只不过这次是从中老年受众向年轻受众的逆向渗透 。
“我以为年轻观众不会喜欢我们的剧 , 但事实证明 , 年轻观众也有各自喜欢的类型” 。
《三叉戟》被认为是“刑侦版”的余欢水 , 剧中中年男人的“人物”感得到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 “人到中年”的无奈和隐忍 , 《三叉戟》都找到了投射 。
“情感共通” , 这是沈嵘认为《三叉戟》打破年龄层和性别限制的重要原因 。
其实 , 这并不难理解 , 同班同学都是同龄人 , 但每一个学生却可能都有自己喜欢的独特的东西 , 虽有共性 , 但亦有个性。 大数据在抓住了共性的同时 , 却也忽视了个体差异 。
这就是大数据在《三叉戟》面前失灵的原因之一 。
本文插图
我们高估了数据 , 低估了观众 。
我们或许可以依靠大数据去复制成功 , 但我们无法通过大数据去复制爆款 。 因为 , 爆款项目都是做创新 , 在引领市场、受众和审美 , 而非迎合 。
“其实 , 我也是一个被大数据误导的人 , 太多数据显示 , 我们的剧不是年轻观众喜欢的类型 , 周围也会不断有来自于各个渠道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
从表面看 , 《三叉戟》确实没有常规上我们认为能够吸引年轻受众的点 , 也没有任何爆款元素 。 三位主人公都是50多岁的中年男人 , 虽是戏骨 , 却没有流量加持;类型为刑侦、公安 , 却也不是强情节 。
可就是这么一部 , 没有任何爆款元素的剧 , 其CSM59城收视率从开播时的1.5 , 多次飙升到2.0以上 , Vlinkage网络播放量从开播时的榜上无名火速蹿升到了榜眼的位置 。
这种逆袭让我们想起了十四年前的另一部爆款剧《士兵突击》 。
而当我们掰开了 , 揉碎了 , 仔细探究的时候 , 会发现《三叉戟》还有很多爆款项目共同的元素 。
本文插图
《三叉戟》没有采用当下流行的以“情节”为出发点的创作手法 , 而选择了以“人物”出发 。
“强情节的剧可能是通过情节来吸引观众 , 那我们不是一个纯强情节的剧 , 而更多的是通过情节和案件来刻画人物 , 我觉得就是要让先夯实人物 ,观众喜欢剧中人物了 , 就会关心剧中人物的命运” 。
沈嵘是考虑如何持续吸引观众的 , 只是没有通过当下流行的“强情节”的方式 。
其实 , 沈嵘的另一部热播涉案作品《余罪》也是以人物为创作主导的 。 显然 , 从《三叉戟》中 , 我们看到《余罪》后的沈嵘 , 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也更加游刃有余 。
本文插图
“《三叉戟》是一部不以离奇或者骇人听闻的案件为主导 , 而是以接地气的人物为推动的刑侦剧 , 我们是一部人物向的电视剧 , 而非情节向” 。 沈嵘如此总结《三叉戟》的特色 。
推荐阅读
- 王源|专访王源:20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还有什么烦恼?
- 外滩教育|《哈利波特》《魔戒》的背后都有这本书的影子?上外名师带你解构西方文化源代码
- 教育乐园|专访催眠专家彭华勇
- 黄轩|专访黄轩:不断突破,不断“美出圈”
- 慈溪市新华书店|新华Live丨专访《隐秘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陈:机缘巧合下选择写作,初衷是为了赚钱
- 顾医生|肖战新浪时尚专访回顾全能战战跟着顾医生又get新技能!
- 在线直通车|?南京艺星陈孝闯医生专访丨秉承匠师精神,打造美好人生
- 图像与眼睛|自我解构|Sean Mundy
- 卡斯克|专访|卡斯克:在情感中改变习惯,是“失去自我”吗?
- 李雁倩|专访|《不说谎恋人》导演李雁倩:漫改剧如何消除悬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