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重读汪曾祺:那么远,这么近( 三 )


在纪念沈从文先生的《星斗其文 , 赤子其人》一文中 , 送别敬爱师长的汪曾祺在文章末尾写到 , “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 , 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的钧窑盆里 。 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 。 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 , 沈先生喜欢的草 。 ”短短数行 , 不闻涕泪 , 情深至远 。
深深的话浅浅地说——最心底的和最深切的流淌在字里行间 , 而目之所及 , 皆是云淡风轻 。
4 润物无声:还原生活的更多面向
哲人苏格拉底说 ,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 ”
写作 , 是审视生活的方式之一 。 汪曾祺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我的创作生涯》) 。 他对自己写作的认知异常清醒 , 不仅直截了当地回应了对他“唯美写作”(言外之意是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批评 , 更一语道出与写作密不可分的、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 汪曾祺希望自己的作品“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 , 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 人 , 是美的 , 是有诗意的” 。 并且他志愿“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我的创作生涯》) 。
太多人被裹挟在忙碌的现实中 , 甚至忘却了作为独立个体 , 理应有更多选择喜好和尝试其他可能的权利 。
当摆脱“唯其一种”的禁锢 , 生活不再乏善可陈 , 转而展露更多真容 。 寻常轨迹固然适合绝对的大多数 , 实情却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活存在更多可能:“新隐士”二冬“借山而居”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而远在挪威的阿澜·卢则大声说 , “我不喜欢人类 , 我想住进森林”……这些相对较少数 , 绝不应因其稀有而被漠视 。
重读汪曾祺 , 会发现作家对生活本质的觉知和探讨早已浸润在人间有味、草木春秋中 , 折叠了岁月 , 距离我们 , 这么近 。
作者 | 中国作家网采访人员 杜佳
微信编辑 | 刘鹏波
汪曾祺|重读汪曾祺:那么远,这么近
本文插图

汪曾祺(右)与出版家范用(左)
1 “向上看”:记忆是创造之源
经典阅读的意义毋庸置疑 。 在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 , 仅从阅读策略层面考量 , 重温经典可能是青年人更明智的选择 。
黑泽明在一次采访临近尾声时被问及能否给青年人一些建议 。 他没有谈摄影、剪辑等与电影有关的技术问题 , 而将重点指向了阅读 。 “年轻人至少要多读些书 , 要是没有丰富的储备 , 就没有办法创造 , 所以我常说创造源于记忆 。 记忆是创造之源 , 你不可能无中生有 。 ”黑泽明此处谈到的“记忆” , 特指由经典阅读得来的经验累积 。
无独有偶 , 备受文艺青年推崇的音乐家坂本龙一素来以对艺术追求的严谨挑剔闻名 。 在创作中他这样要求自己 , “无论音乐还是电影 , 我几乎都是在和已故的伟人们对话” 。 把坂本的这一自我规束看作对青年的建议未尝不可 , 他甚至无比坦率地说 , “泛泛之辈所在多有 , 所以‘不能向下看’是我的戒律 。 ”
“阅读经典 , 并从中获取能量”——虽然专长领域不同 , 被青年视作偶像的两位给出的人生建议却不约而同 。 读汪曾祺 , 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 , 无疑是一个可资借鉴的经典阅读选择 。
2 见微知著: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
今天重读汪曾祺 , 无异于以阅读的形式参与这位“生活家”对他所处社会生活的体察和实践 。 不刻意为之 , 过程常常是轻松愉悦的 , 却能见微知著 。
“食文化”是我们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 散文《五味》中 , 汪曾祺盘点了国人对于调味的偏好 , 拉拉杂杂 , 信手拈来 , 市井烟火跃然纸上 。 对于味道的不同偏好背后 , 彰显的是地域性格和人文情怀 。 咸盐 , 最日常不过 , 对于调味 , 却又无比重要 。 透过汪曾祺视角 , 我们看到 , “中国人过去吃盐很讲究 , 如桃花盐、水晶盐 , ‘吴盐胜雪’ , 现在则全国都吃再制精盐 。 只有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井盐 。 ”生活的变迁 , 尽显于寥寥数语 , 虽未见明显的褒贬评价之语 , 态度却明确无疑 。 行文语言是中立平实的 , 情感传达却是饱满而无障碍的 , 正是这种俯拾即是的“言外之意”十分切近当下人们的感受 , 让人读起来毫无隔阂 , 往来间仿佛与久未谋面的故友重逢 , 极愿意听对方将所思所想娓娓道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