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重读汪曾祺:那么远,这么近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重读汪曾祺:那么远 , 这么近
汪曾祺|重读汪曾祺:那么远,这么近
本文插图

汪曾祺(右)与出版家范用(左)
1 “向上看”:记忆是创造之源
经典阅读的意义毋庸置疑 。 在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 , 仅从阅读策略层面考量 , 重温经典可能是青年人更明智的选择 。
黑泽明在一次采访临近尾声时被问及能否给青年人一些建议 。 他没有谈摄影、剪辑等与电影有关的技术问题 , 而将重点指向了阅读 。 “年轻人至少要多读些书 , 要是没有丰富的储备 , 就没有办法创造 , 所以我常说创造源于记忆 。 记忆是创造之源 , 你不可能无中生有 。 ”黑泽明此处谈到的“记忆” , 特指由经典阅读得来的经验累积 。
无独有偶 , 备受文艺青年推崇的音乐家坂本龙一素来以对艺术追求的严谨挑剔闻名 。 在创作中他这样要求自己 , “无论音乐还是电影 , 我几乎都是在和已故的伟人们对话” 。 把坂本的这一自我规束看作对青年的建议未尝不可 , 他甚至无比坦率地说 , “泛泛之辈所在多有 , 所以‘不能向下看’是我的戒律 。 ”
“阅读经典 , 并从中获取能量”——虽然专长领域不同 , 被青年视作偶像的两位给出的人生建议却不约而同 。 读汪曾祺 , 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 , 无疑是一个可资借鉴的经典阅读选择 。
2 见微知著: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
今天重读汪曾祺 , 无异于以阅读的形式参与这位“生活家”对他所处社会生活的体察和实践 。 不刻意为之 , 过程常常是轻松愉悦的 , 却能见微知著 。
“食文化”是我们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 散文《五味》中 , 汪曾祺盘点了国人对于调味的偏好 , 拉拉杂杂 , 信手拈来 , 市井烟火跃然纸上 。 对于味道的不同偏好背后 , 彰显的是地域性格和人文情怀 。 咸盐 , 最日常不过 , 对于调味 , 却又无比重要 。 透过汪曾祺视角 , 我们看到 , “中国人过去吃盐很讲究 , 如桃花盐、水晶盐 , ‘吴盐胜雪’ , 现在则全国都吃再制精盐 。 只有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井盐 。 ”生活的变迁 , 尽显于寥寥数语 , 虽未见明显的褒贬评价之语 , 态度却明确无疑 。 行文语言是中立平实的 , 情感传达却是饱满而无障碍的 , 正是这种俯拾即是的“言外之意”十分切近当下人们的感受 , 让人读起来毫无隔阂 , 往来间仿佛与久未谋面的故友重逢 , 极愿意听对方将所思所想娓娓道来 。
读汪曾祺的一个迷人之处是好像在听故事 , 那些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鸿沟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 。 在《寻常茶话》中 , 汪曾祺记述了过去时代的“茶馆日常”:“抗战时期 , 我在昆明住了七年 , 几乎天天泡茶馆 。 ‘泡茶馆’是西南联大学生特有的说法 。 本地人叫作‘坐茶馆’ ,‘坐’ , 本有消磨时间的意思 , ‘泡’则更胜一筹 。 这是从北京带过去的一个字 , 泡者 , 长时间地沉溺其中也 , 与‘穷泡’‘泡蘑菇’的‘泡’是同一语源 。 联大学生在茶馆里纷纷一泡就是半天 。 干什么的都有 。 聊天、看书、写文章 。 有一位教授在茶馆里读梵文……”这段“茶馆日常”几乎与今天的咖啡馆生态别无二致 , 读起来甚至让人觉得恍惚 。 “泡”这个词更是精妙 , 是对一种青年流行生活方式的生动注解 , 谁曾想 , 此“青年”与彼“青年”竟分属不同时代 。 读汪曾祺的某一个瞬间 , 原本横亘在时空中的区间被轻而易举地消解了 。 本来那么遥远的情境并非全然陌生 , 一种鲜活的质感触手可及 。 彼时 , 喝茶还是喝咖啡变得不再重要 , 只余下特定场域中 , 我们度过的时光和思想交汇的花火闪闪发亮 。
重读汪曾祺 , 为今天的青年理解过去的时代和人们构建起“特别通道” 。 《学人谈吃》一书序言《食道旧寻》中 , 汪曾祺不遗余力地记述了老舍先生所设家宴 , 其中菜色、盛器都十分讲究 , 细节描写丰盈饱满 , 满是地道的京味 。 透过“谈吃”种种 , 我们得以再认识一个慷慨好客、对生活满怀热忱的老舍 , 而这种再认识也将延伸影响至理解他的创作风貌 , 可算是一种意外收获 。 又是不假品评 , 而人的音容、脾性、气质尽现读者眼前 , 真正是四两拨千斤的功夫 , 可当作具有史料价值、引人入胜的“文史”来读 , 与枯燥绝缘 , 读起来兴味盎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