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38岁女士云淡风轻六七年后面临尿毒症,肌酐指数超标拒绝肾穿刺

近日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脏内科主任胡颖收治了一名IgA肾病患者薛女士(化名) 。 38岁的薛女士IgA肾病已达V级 , 也就是说正值壮年的她肾脏功能已经损伤严重 , 接下来很可能发展成尿毒症 。 而这种结果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
【青年时报|38岁女士云淡风轻六七年后面临尿毒症,肌酐指数超标拒绝肾穿刺】血肌酐超标拒检
云淡风轻六七年后面临尿毒症
据薛女士回忆 , 在六七年前的一次重感冒中她查出血肌酐升高 。 女性血肌酐正常值在44-97μmol/L , 薛女士当时的血肌酐大约是100μmol/L左右 , 尿蛋白++ 。 当地医院医生建议做肾脏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 采取针对性治疗 。
“肌酐只超标这么一点点 , 身体又没有其他毛病 , 不想在肚子上戳洞 , 很怕……”出于这样的心理 , 薛女士拒绝了肾穿刺 。
云淡风轻地过了几年 , 前不久薛女士体检查出血肌酐升至140μmol/L , 明显超出正常值 。 这次她不敢再大意 , 来到胡颖主任的门诊 。
肾脏穿刺活检的病理显示18个肾小球中11个球性硬化 , 2个节段性硬化 , 诊断结果为:增生硬化型IgA肾病 , Lee分级为V级 。 球性硬化意味着肾小球受到损伤已经失去“过滤血液”的功能 , Lee分级V级是IgA肾病中最严重的一级 , 在治疗上相对困难 , 可用药物比较少 , 通常倾向于保守治疗 , 预后不佳 。
“这名患者的情况很不乐观 , 有可能在数年内发展成尿毒症 , 年纪还这么轻 , 很可惜 。 ”胡主任惋惜地说道 。
肾穿刺并不可怕
准确的诊断才是治疗的开始
IgA肾病属于肾炎的一种 , 是肾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 好发于20-40岁的亚洲年轻人群 。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花样繁多 , 常见的有肉眼血尿、镜下血尿、蛋白尿 , 也有患者会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
面对这些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和轻重不一的病理结果 , 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差别也很大 , 只有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分期才能给予最佳治疗方案 , 包括药物类型、用药时长和随访事宜 。 而诊断和判定IgA肾病分期必须要靠肾脏穿刺活检 。 薛女士多年前因为恐惧而拒绝肾穿刺 , 错过最佳治疗期 , 延误病情 , 实在可惜 。
胡颖主任介绍 , 肾穿刺并不可怕 , 只要操作得当 , 并发症相对较少 , 对肾脏本身没有损害 。 “对于IgA肾病患者 , 拿到一个准确的诊断才是治疗的开始 , 肾穿刺可以清楚全面地了解病情” 。
胡颖主任提醒:临床怀疑是IgA肾病的患者 , 建议做肾穿刺 , 尤其是一些年纪较轻、首次发病以及一些未生育的年轻女性 。 妊娠对IgA肾病患者是很大的负担 , IgA肾病女性是否适宜怀孕最好经过肾内科医生的全面评估 。
除了要不要做肾穿刺 , 大家对IgA肾病还有两个误区:
一、“没有高血压 , 为什么给我吃降压药?”
在治疗IgA肾病过程中 , 对于处于病情早期或者蛋白尿较轻的患者 , 医生会推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这类降压药 。 然而“降压”两个字却给患者带来很大疑惑 。
实际上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用来抑制R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 。 RAS系统的激活是造成肾小球压力增高以及肾脏纤维化的主要机制 , 抑制RAS系统的活跃可以减少蛋白尿 , 保护肾功能 。
因此对于很多还没有发展至要用激素程度的早期IgA肾病患者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国际推荐的一线类药物 , 副作用比较小 , 规律服用可以长期维持肾功能的稳定 。
当然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确实有降压的效果 , 对本身血压就偏低的患者来说是不适用的 。 在服用过程中患者也要注意监测血压 , 上压<90mmHg、下压<60mmHg时就要及时停药并去医院复查 , 改用其他药物 。
二、“有肾病就不可以吃盐!”
中国人饮食丰富 , 口味普遍偏重 。 对于肾病患者 , 医生一般会反复叮嘱:清淡饮食 , 控制盐的摄入 。 然而由于对疾病的过度恐惧 , 有的患者走向了另一个误区——干脆不吃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