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IPO前已造假怎么回事?瑞幸IPO前已造假令人震惊

消费者不必关心瑞幸造假?
瑞幸IPO前已造假怎么回事?瑞幸IPO前已造假令人震惊
文章图片

瑞幸咖啡自曝虚增22亿交易额 , 股价暴跌80% 。 这是今天的热闻 。
我从没喝过瑞幸 , 出了这事儿 , 以后大概也不会喝 。 不帮骗子 , 是做人的本分 , 哪怕你得不到任何好处 。
【瑞幸IPO前已造假怎么回事?瑞幸IPO前已造假令人震惊】如果是在国内上市的企业 , 也许很多人会认同我的看法 。 因为 , 即便你从不炒股 , 你的亲戚朋友也可能炒 , 身边总会有受害者 。 总不好意思 , 公开为瑞幸“薅投资者羊毛 , 请消费者喝咖啡”叫好 。
但谁叫瑞幸 , 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呢?人们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
【瑞幸IPO前已造假怎么回事?瑞幸IPO前已造假令人震惊】很多人视瑞幸为“民企之光” , 称赞其割华尔街韭菜的行为 。 今天 , 瑞幸咖啡APP和小程序都崩了 , 股价暴跌的瑞幸 , 国内市场销量却出现暴增 。 在消费者疯狂点单下 , 瑞幸都爆单了 。
倘若这是一场变态营销 , 堪称完胜;瑞幸今天的营业额 , 若能持续一段时间 , 造假的22亿交易额 , 没准儿马上能变成真的 。 不过 , 瑞幸的麻烦没那么好对付 , 华尔街的韭菜也没那么好割 , 集体诉讼与巨额索赔 , 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
担心瑞幸关门 , 剩余咖啡券不能用 , 在此之前再抢一杯咖啡 , 对瑞幸的粉丝来说 , 是很正常的想法 。
不可思议的是 , 有些人对瑞幸财务造假 , 居然不持任何负面看法 。 委婉一点的说法是 , 造假不造假 , 我不关心;直白一点的说法则宣称 , 瑞幸骗的是美国资本家的钱 , 造假有何不妥?
“作为一个消费者 , 我买瑞幸自己觉得好喝实惠就行了 , 如果连企业财务造假都要关心的话 , 也没人给我发工资啊?”
“我就一个屁民 , 没有某些人那么有智慧和格局 , 什么虚假交易造假我也看不懂 , 只知道我喝的饮品性价比挺高 , 我挺开心 。 ”
“如果它不倒 , 我会继续买单 。 如果它倒了 , 我剩余的咖啡券就当捐给一个优秀的创业者试错了 。 ”
类似看法还有很多 。 且不说买美股的 , 其实很多国内投资者 , 单说如此财务造假 , 竟是“优秀创业者” , 三观真的让人诧异 。
背后逻辑是:我是消费者 , 不是投资者 。 意思是说 , 只要不伤害我的利益 , 企业怎么骗别人 , 都无关紧要 , 如果还能让我得利 , 那就是一家好企业无疑 。 这么说 , 那些暴雷的P2P , 其实也该有人表扬 。 因为在暴雷前出来的人 , 可都得利了 。
一边欺骗投资者 , 一边善待消费者 , 真的可以同时在一家企业身上存在么?基于短期目标追求 , 比如为了上市 , 的确可能存在;但就长期而言 , 两者往往是趋同的 , 为了利益 , 敢于欺骗投资者的企业 , 也一定很乐意欺骗消费者 。
像巴菲特那种聪明的投资者 , 首先是个善于观察的消费者;反过来 , 聪明的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 , 也不必非得等到自己真实被坑 。
瑞幸上市圈钱的目的 , 从来就不是为了馈赠消费者;相反 , 终极目的肯定是为了赚钱 , 能不能赚到虽然两说 , 但把瑞幸想象成专割老外韭菜的英雄 , 实在荒诞 。 必要的时候 , 消费者一样是韭菜 , 割的成本 , 还更小 。
瑞幸财务造假 , 之所以舆情反应这么怪异 , 很多人无非是基于意识形态做判断——只要能骗老美的钱 , 那就是好事 。
瑞幸成了一杯意识形态的咖啡 。 端着瑞幸咖啡猛吸 , 想象着每多喝一口 , 就多吸一口美国投资者的血 。
可你得知道 , 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很多 , 出了瑞幸这档子事 , 人家会怎么看呢?那些本分经营的赴美上市企业 , 以及那些要跟国外做生意的企业 , 会否跟着喝到意识形态的苦咖啡?这些会否影响你所在的行业、企业 , 甚至你的工资?到时候 , 你还只是幸灾乐祸的消费者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