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季羡林:把心留在敦煌( 二 )


本文插图

使我们最感兴趣、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许许多多的涅槃的画 。 释迦牟尼已经逝世 , 闭着眼睛 , 右胁向下躺在那里 。 他身后站着许多和尚和俗人 。 前排的人已经得了道 , 对生死漠然置之 , 脸上毫无表情地站在那里 。 后排的人 , 不管是国王 , 各族人民 , 还是和尚、尼姑 , 因为道行不高 , 尘欲未去 , 参不透生死之道 , 都嚎啕大哭 , 有的捶胸 , 有的打头 , 有的击掌 , 有的顿足 , 有的撕发 , 有的裂衣 , 有的甚至昏倒在地 。 我们真仿佛听到哭声震天 , 看到泪水流地 , 内心里不禁感到震动 。 最有趣的是外道六师 , 他们看到主要敌手已死 , 高兴得弹琴、奏乐、手舞、足蹈 。 在盈尺或盈丈的墙壁上 , 宛然一幅人生哀乐图 。 这样的宗教画 , 实际上是人世社会的真实描绘 。 把千载前的社会现实 , 栩栩如生地搬到我们今天的眼前来 。
敦煌|季羡林:把心留在敦煌
本文插图

在很多洞子里 , 我们又仿佛走进了西方的极乐世界 , 所谓净土 。 在这个世界里 , 好像谁都不用担心生活有什么不足 , 衣来伸手 , 饭来张口 。 而且这些饮食和衣服 , 都用不着人工去制作 。 到处长着如意神树 , 树枝子上结满了各种美好的饮食和衣着 , 要什么 , 有什么 , 只须一伸手一张口之劳 , 所有的愿望就都可以满足了 。 所有这一切世俗生活的绘画 , 当然都是用来宣扬一个主题思想:不管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中 , 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 , 就可以往生净土 , 享受天福 。 这当然都是幻想 , 甚至是欺骗 。 但是艺术家的态度是认真的 , 他们的技巧是惊人的 。 他们仔细地描 , 小心地画 , 结果把本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画得像真实的事物一样 , 生动活泼地、毫不含糊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 让我们对于历史得到感性认识 , 让我们得到奇特美妙的艺术享受 。
敦煌|季羡林:把心留在敦煌
本文插图

在许多洞子里 , 除了神话故事以外 , 还画着许多世俗画 。 开洞的窟主往往把自己以及一家人都画在墙上 。 有时候画上一队男官人 , 前面的几个都是秃头的和尚;一队贵妇前面几个是秃头的尼姑 。 这是本家庭里面出家的人 , 是他们的光荣 , 是他们的骄傲 , 所以才被画在前面 。 这些男女贵人排成队 , 好像要向佛爷走去 。 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像画在这千佛洞里呢?是为了宗教功德吗?还是为了永垂不朽?恐怕二者都有一点吧!
敦煌|季羡林:把心留在敦煌
本文插图

在许多洞子里 , 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经变 , 什么法华经变 , 楞伽经变 , 金光明经变 , 如此等等 。 在一个洞子里 , 我们还看到一幅巨大的五台山图 。 在另外一些洞子里 , 我们还看到一些和尚西行求法的壁画 。 同求法高僧有联系的是商人……
敦煌|季羡林:把心留在敦煌
本文插图

莫高窟洞子共有四百多个 , 壁画共有四万多平方米 , 绘画的时间绵延了一千多年 , 内容包括了天堂、净土、人间、地狱、华夏、异域、和尚、尼姑、官僚、地主、农民、工人、商人、小贩、学者、术士、妓女、演员 , 男、女、老、幼 , 无所不有 。 在短短的几天之内 , 我仿佛漫游了天堂、净土 , 漫游了阴司、地狱 , 漫游了古代世界 , 漫游了神话世界 , 走遍了三千大千世界 , 攀登神山须弥山 , 见到了大梵天、因陀罗 , 同四大天王打过交道 , 同牛首马面有过会晤 , 跋涉过迢迢万里的丝绸之路 , 漂渡烟波浩渺的大海大洋 , 看过佛爷菩萨的慈悲相 , 听维摩诘的辩才无碍 , 我脑海里堆满色彩缤纷的众生相 , 错综重叠 , 突兀峥嵘 , 我一时也清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