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一日在家看《新北方》(辽沈地区最受百姓欢迎的关注民生新闻类节目) , 辽宁省本溪市的一位老人家求助于新北方 , 他的“困难”是自家祖传下来的满文宗谱无人能够读懂 。节目中采访人员将此宗谱带到了省博物馆 , 看看是否有专家能够破译之 , 而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而当我再阅读一些书籍和在网上查阅些许资料后 , 竟然发现满文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已然成了“死文字” 。
面对这个令人诧异的历史事实 , 不禁感叹发问:究竟发生了什么 , 让本贵为清朝国文的满文 , 居然在王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为“寿终正寝”了呢?再进一步联想 , 满文的摒弃又对清朝统治带来哪些影响呢?
在搜寻问题答案之前 ,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满语与满文的发展史 。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满文
满语源远流长 。学者们普遍认为 , 满语乃属阿尔泰语系的一支 。它虽然同蒙古语为同一语系 , 但是彼此发音不尽相同 , 不能直接对话 。
相比满语 , 满文就“年轻”了许多 。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政权之后 , 才开始借鉴蒙古文初创满文 。皇太极时代 , 又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与创新 , 这也就有了新旧满文之分 。之后清朝使用的满文都是这更加合理与先进的新满文 。而且在定鼎中原 , 清朝统治者将满语与满文 , 定名为“清语”与“(清)国文” , 奉为国家之母语 。
可惜就在满文字创立不久 , 满族的母语满语就开始受到汉语的冲击 。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643年)
众所周知 , 正是因为皇太极对汉文化与汉人才的正视与重视 , 才让清朝有了问鼎中原的基础与可能性 。但是 ,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它的“副作用”——汉化 。因为与汉人的不断接触与合作 , 一些满人开始说起了汉语 , 尤其是与汉人接触较多的官员与贵族阶层 。
甚至这些满人官员或贵族之间 , 也开始使用汉语交流 。这让这位锐意进取的新进帝王忧心忡忡 。了解历史的皇太极知道 , 在他之前多少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政权 , 最终都很难逃亡被完全汉化的命运 , 而且也因此亡国 。
前车之鉴 , 怎敢不抓紧防患于未然 。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满文奏折 (钤印:正蓝旗蒙古都统之印)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清顺治 满绣彩云金龙纹满文龙袍
皇太极郑重其事地讲述了满语与满文对于本民族命运的重要性 , 并且严格规定满人之间不可以使用汉语交流 。皇帝严苛的命令尽管没能让汉化之风戛然而止 , 但也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它的进度 。
而当满人毫不留恋地舍弃白山黑水的故土而冲进山海关之后 , 这股难以抗拒的汉化之风 , 迅速席卷了这个在当时被称之为贵族的群体 。而速度之快 , 让统治者们有些猝不及防 。
康熙十年前后 , 原本在入关之初很吃香的满汉语翻译人员 , 已经可以彻底下岗了 , 因为全部满人官员已经能够通晓汉语 。雍正年间 , 皇帝无意之中发现自己的近身卫士们居然操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相互调侃 。而到了乾隆年间 , 宗室、章京、侍卫等 , 在办公地点等公共场所俱说汉话 。当然了 , 单单从通晓汉语并不能看出什么问题 , 倘若满汉双母语齐头并进岂不更好?但问题就是 , 这些人满语退化正如同他们汉语进步一般快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