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二 )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乾隆九年的圣旨中的满文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满文乾隆六十年分四柱黄册
更让清朝统治者意想不到的是 , 满语的退化并非仅停留在关内 , 关外居住在“龙兴之地”的满人亦是如此 。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二年与十七年 , 两次出关祭奠先祖 , 在与当地满人交流之时 , 他惊讶的发现 , 这些身居关外 , 柳条边以里 , 当时最为淳朴的满族人 , 竟然满语已经退化到了“无法奏对”的程度 。
面对这种满汉语言成反比例增长的势头 , 康雍乾三代帝王当然不会 , 更不敢坐视不理 。
为了保持满族的民族特性 , 尤其是保住自己民族的语言 , 三代帝王可谓是绞尽脑汁 , 甚至是花样百出 。他们在各大地区或城市内 , 划分建立了很多只有满人才有资格居住的区域 , 可以简称之为“满城” 。然而 , 这种所谓的居住特权并不能将满人隔绝在汉人之外 , 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交流根本就是在所难免 。而汉化之风就如同无孔不入的清水一般 , 淹没了一座座有着特权的满城里的满人 。正如上文所述 , 连关外柳条边以里就是这满人特区之一 , 就连这远离京城的满人的满语都退化到都已经到了“不能奏对”的程度 , 关内的满城中满人的满语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乾隆皇帝(1736-1796在位)
心高气傲的乾隆皇帝 , 为了阻止满语和满文在本朝无疾而终 , 他将满文作为了满洲官员考核标准之一 , 若发现满文不合格者 , 将会给予降职一类的处分 。此外 , 乾隆皇帝更是要求满人家庭 , 必须要聘请满文老师教习子弟学习满文和满语 。而且满文和满语 , 将会成为这些八旗子弟将来入朝为官的重要考核项目之一 。
在如此严苛的规定与激励之下 , 满人又启动了学习满语的热潮 , 只不过他们学习满语已经不当做母语来学习 , 而是把满语看做是将来能够登堂入室的“敲门砖” 。这样学出来的满语 , 就如同现代一些大学生 , 为了四六级而学习英语一般 , 虽然勉强能说出几句 , 但是说起来的语气和语调已然是面目全非 。
举个例子 , 据说纯正的满语是没有翘舌音 , 这很可能就是至今很多辽宁地区人民说话不会翘舌的原因之一 , 但是北京话却以翘舌圆润而动听 , 听起来确实是有如沐春风之感 。让习惯了翘舌发音的人 , 说话时板住舌头 , 那简直如同在舌头上放了个熨斗 。
皇帝们一道道旨令不可谓不严苛 , 一项项政策不可谓不竭尽所能 , 然而这些对于遏止满人汉化来说 , 如同抽刀断水 , 声势赫奕但是毫无效果 。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贵为清朝国语的满文,为何在清朝尚未灭亡之际就成了“死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_ 大清国给大英国的国书,国书上写着满文
嘉道之际 , 满文彻底沦为装饰 。尽管满大臣在写奏折之时 , 需要附带一份满文版本 , 然而这都是迫于规定而强行翻译而已 , 其中鲁鱼亥豕错误百出 。这几位帝王之所以还保留着书写满文这一无用的传统 , 原因并非要重振母文 , 而是不敢废黜祖宗制度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