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存废争议背后:事关1.4亿人,穷人补贴富人的游戏?( 四 )


2、居民购房压力增大 。 公积金贷款利率长期维持在3.25% , 目前首套住房商贷利率在5.5%左右 , 同样100万30年贷款 , 通过公积金途径贷款月供可少1325元左右 , 而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万、月均3250元 , 可见大多数家庭通过公积金贷款带来的减负较为显著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今年两会上带来的一份《关于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提案》中同样提到 , 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历史使命并未完结” , 尤其对解决政府和事业单位职工的住房问题依然有价值 , “不能因噎废食” 。 他指出 , 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仍在扩大 , 更多私企参与其中 , 公积金对“体制内外”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都很管用 , “公积金的中低收入阶层贷款人占95% , 在贫困地区尤其受到欢迎” 。
公积金存废之争 , 一场“触动灵魂的改革”?
公积金存废之争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 , 是因为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关乎于全国近300万企事业单位、1.4亿以上人口的14万亿支出、收入 , 有网友评论称 , “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是“触动灵魂的改革” 。逢“改革”必定触及各方利益 , 而公积金制度的存废切实关系到民生和就业 , 与个人和企业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
不久前 , 凤凰网财经关于公积金政策的调查投票结果显示 , 在44.6万参与投票的网友中 , 有53.44%的网友不支持取消住房公积金政策 。
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存废争议背后:事关1.4亿人,穷人补贴富人的游戏?
文章图片

在公积金制度弊端逐渐显现的当下 , 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 中央近期已经释放改革信号 。 5月18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 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 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
对于公积金制度如何改革 , 无论是支持派还是反对派 , 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关于如何改革和完善公积金制度 , 黄奇帆表示 , 改革现行的公积金制度 , 代之以建立新的年金体系并不会降低老百姓的公共福利 , 会为百姓带来更大的财产增值 。
黄奇帆表示 ,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 我国居民已经把公积金作为一项理所应当的公共福利 。 每个月工资中自己的钱拿了6%放入公积金账户 , 大家依然觉得是福利的原因在于 , 个人所在单位也帮大家在公积金中心存入了工资额的6% , 这样每个人的公积金账户就变成了工资额的12% 。 用我的6%换来了12%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每个人都有一个6%的既得利益 。 所以很多人说 , 取消公积金就是取消了大家的福利待遇 。
但是如果我们从整个国家福利系统的角度看问题 , 再回到老百姓自身 , 就会看到 , 改革现行的公积金制度体系 , 并不会降低老百姓的公共福利 。 取消公积金不是单一的政策 , 一定要和建立一个新的企业年金体系配套实施 。 可以有以下三个措施 , 确保取消公积金让老百姓完全不会吃亏 。
第一 , 公积金变年金 , 公民已缴存公积金的收益不会减少 , 只会增加 。 如果公积金政策取消 , 公民在工作期间已经缴纳的公积金(2018年末的缴存总额为14.6万亿元)全部转入补充养老的年金中 。 不同于公积金的是 , 年金的运行可以进入资本市场 , 通过保值增值产生更高的收益 。 2013年人社部出台的《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中规定 , 年金可以投资股票、偏股型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产品 , 最高比例不超过30% , 由专业机构运作的企业年金的收益率可以相对比较高 。
第二 , 对已经发生的公积金贷款 , 可以按照一定利率优惠政策转化为商业贷款 。
第三 , 取消公积金不是意味着职工就得不到企业缴存的6% , 而是个人有了更大的资金使用的灵活性 。 取消公积金后 , 企业原本替职工缴纳的6%公积金转变为企业给职工缴纳的6%企业年金 , 而职工个人的6%年金 , 并不强制缴纳 , 职工可以自愿决定是否缴纳 。 如果不缴纳 , 意味着每个人多了工资额6%的现金进入消费市场 , 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如果缴纳 , 职工的年金理财增值收益将比住房公积金收益高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