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从连队班长转岗到雷达对抗技师,他成功转型的关键是啥?

他的名字被旅里拿来命名第一个创新工作室 , 他写的装备维修手册成为院校专业教材 , 他自创的歌曲成为战友们的励志歌——
一名士兵的转型“心路”
■解放军报采访人员 陈利 特约通讯员 杨琪潇 薛维高
「技师」从连队班长转岗到雷达对抗技师,他成功转型的关键是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张帅伟(左二)与技术室工程师一起分析装备故障 。薛维高 摄
急匆匆将一大碗米饭扒下肚 , 上士张帅伟结束了晚餐 。跨出食堂前 , 他突然又转身返回 , 从餐桌上抓起一根香蕉揣进口袋 。“给晚上加班备点夜宵 。”他笑着说 。
部队调整改革后 , 张帅伟转隶到第71集团军某旅担任雷达对抗技师 。加班 , 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
转岗两年多来 , 张帅伟取得了不少成绩:自创“目标识别与分析三步法”“装备展开与撤收快速实施法”等新训法;参加实战化电子侦察行动 , 取得重要战果……每一次高光出场的背后 , 都离不开“点灯熬油”的积累 。
今年3月底 , 为激励官兵投身部队训练创新 , 旅里决定成立以官兵姓名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 “张帅伟工作室”第一个组建成立 。
从此 , 张帅伟加班的时候更多了 。办公楼哨兵发现 , 工作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 。
战斗到深夜的不仅仅是张帅伟一个人 。夜幕下 , 一些官兵带着思考 , 陆续走进张帅伟的创新工作室 。一颗颗向战而行的心碰撞出闪亮的火花 , 照亮他们从新战位走向未来战场的漫漫长路……
“换岗就像树木移栽 , 要想重新枝繁叶茂 , 就得向下深深扎根”
一段能够笑着讲述的过往背后 , 经常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
张帅伟所在的电子防空营是改革调整后新组建的单位 , 官兵大多转岗、转隶而来 , 专业基础薄弱 。
报到刚满一周 , 营长王前磊就找到张帅伟 , 通知他从连队班长岗位调整到营部技术室 , 担任雷达对抗技师 。
当时 , 营部技术室面临人才荒:编配的3名工程师没一个专业对口 , 两名士官技师 , 一个出自底盘修理专业 , 一个是原炮兵班班长……成立一段时间来 , 技术室几乎是个“空架子” 。
从某电子对抗团转隶来的张帅伟 , 成了营长王前磊眼里的“救火队长” 。
翻开张帅伟的履历 , 王前磊越看越喜欢——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装备维修专业毕业 , 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学习标兵”;毕业考核时 , 因专业能力突出 , 被考核组直接指定为唯一免考学员;参加原单位电子对抗专业比武 , 多次夺得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即便如此 , 被领导“委以重任” , 张帅伟还是有些忐忑:“自己刚刚转隶过来 , 人生地不熟的 , 害怕有负期望 。”
营长王前磊给他打气:“技术室担负全营装备维修管理、技术研发等重任 , 技术室的业务水平上不去 , 整个营的作战能力都将受影响 。我们不能害怕畏缩 , 再难也要顶上去!”
张帅伟决心挑起这个担子 。到技术室报到那天 , 他在自己上铺的床板上刻下“加油、努力、奋斗、拼搏”8个字 , 每天起床一睁眼便能看到 。
打开局面并不容易 。技术室主任王永民说 , 当时的技术室 , 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草原五班” , 张帅伟就如那个突然打破平静的“许三多” 。
起初 , 看着张帅伟每天起早贪黑 , 一台接一台地检修装备 , 王永民和另外两名工程师还能自我宽慰:反正我们也不懂专业帮不上忙 , 让他折腾去吧 。
时间长了 , 他们3人开始不自在起来 。更何况 , 张帅伟每天工作结束后 , 都要坚持向他们汇报 , 把干的活儿说给他们听 , 把遇到的难题拿出来向他们请教 。
日复一日 , 张帅伟的汇报和请教起了效果 。
最先转变的是工程师徐晟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 , 徐晟理论功底深厚 。在帮助张帅伟解答理论困惑的过程中 , 他发现 , 雷达对抗专业也并非如转岗之初想象得那么难 。慢慢地 , 他和张帅伟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