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的辨证要点,各证型的症状、治法及代表方药

消渴病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甚高的一种疾病 , 尤以中老年发病较多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内伤疾病 , 要及时辨别糖尿病的病位 , 病性及并发症 , ;根据症候特点 , 辨证分型 , 分证论治 , 并做好预防和调养 。那么消渴病有哪些辨证要点?又如何辨证分型 , 开方用药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 , 给那些需要的人一份治疗保障 。#哆咖医生超能团# #健康科普排位赛#
『』消渴病的辨证要点,各证型的症状、治法及代表方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消渴病的辨证要点
1.辨病位消渴病的三多症状 , 往往同时存在 , 但根据其表现程度的轻重不同 , 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 , 及肺燥、胃热、肾虚之别 。通常把以肺燥为主 , 多饮症状较突出者 , 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 , 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 , 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 , 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 , 称为下消 。
2.辨标本本病以阴虚为主 , 燥热为标 , 两者互为因果 , 常因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的不同 , 而阴虚和燥热之表现各有侧重 。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 , 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 , 日久则以阴虚为主 。进而由于阴损及阳 , 可见气阴两虚 , 并可导致阴阳俱虚之证 。
3 , 辨本证与并发症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为消渴病本证的基本临床表现 , 而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为本病的另一特点 。本证与并发症的关系 , 一般以本证为主 , 并发症为次 。多数患者 , 先见本证 , 随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并发症 。但亦有少数患者与此相反 , 如少数中老年患者 , “三多”及消瘦的本证不明显 , 常因痈疽、眼疾、心脑病症等为线索 , 最后确诊为本病 。
『』消渴病的辨证要点,各证型的症状、治法及代表方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中医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 , 燥热为标 , 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医学心悟 , 三消》说:“治上消者 , 宜润其肺 , 兼清其胃”;“治中消者 , 宜清其胃 , 兼滋其肾”;“治下消者 , 宜滋其肾 , 兼补其肺” , 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
在治疗上 , 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则 , 对上、中、下消有侧重润肺;养胃(脾)、益肾之别 。但上中下三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 其病机性质是—致的 , 由于消渴易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病变 , 及发生多种并发症 , 故应注意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 , 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 , 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 , 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
『』消渴病的辨证要点,各证型的症状、治法及代表方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消渴病的辨证分型及方剂配伍
1.上消:肺热津伤证
症状:烦渴多饮 , 口干舌燥 , 尿频量多 , 舌边尖红 , 苔薄黄 , 脉洪数 。
治法:清热润肺 , 生津止渴 。
方药:消渴方 。方中重用天花粉以生津清热 , 佐黄连清热降火 , 生地黄、藕汁等养阴增液 , 尚可酌加葛根、麦冬以加强生津止渴的作用 。若烦渴不止 , 小便频数 , 而脉数乏力者 , 为肺热津亏 , 气阴两伤 , 可选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玉泉丸中 , 以人参、黄芪、茯苓益气 , 天花粉、葛根、麦冬、乌梅、甘草等清热生津止渴 。二冬汤中 , 重用人参益气生津 , 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清热生津止渴 。二方同中有异 , 前者益气作用较强 , 而后者清热作用较强 , 可根据临床需要加以选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