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五:罗马皇帝召开的七次公会议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五:罗马皇帝召开的七次公会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五:罗马皇帝召开的七次公会议】基督教之五:罗马皇帝召开的七次公会议
自2 世纪起 , 基督教会已形成由地区或教区的教会负责人(主要是主教)召开教会会议 , 以解决教义、教规和仪式、典制等问题的传统 。但当时基督教尚处于不合法地位 , 教会会议的影响局限于一定的地区 , 对其他地区无普遍性的权威 。313 年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后 ,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得以合法化 , 随着帝国的统一 , 各地教会统一教义和体制的条件也趋于成熟 。
早期基督教会由于地理、文化、语言等原因 , 自然地分为二派;西部使用拉丁语的教会称为拉丁教会或西方教会;东部使用希腊语的教会称为希腊教会或东方教会 。两派教会各行其是 。在后来的发展中 , 罗马教会逐渐成为西部教会的领导中心 , 东部教会则形成了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4 个中心 。
基督教既成为罗马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 , 维护它的统一便成为教会乃至帝国的重要大事 。不符合正统教义的教派的神学主张往往被斥为" 异端", 而" 正统" 与" 异端" 的争执又关系到各派系在帝国统治层中所处的位置 , 从而使基督教内部已有的各种争论更趋表面化 。随着教会教权的增长 , 统一教义这个本属于神学范畴的任务 , 与教会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 , 变得日益复杂 , 最后成了需要借助外部政治力量来解决的事情 。
而帝国皇帝出于统一意识形态的要求 , 也多次主动干预宗教的论争 , 于是原已十分复杂的争论变得更为复杂 。基督教史上的七次大公会议虽然是为着" 统一认识" 的目的召开的 , 但最终没能挽救基督教东西两派大分裂的结局 。
公会议是指基督教的世界性主教会议 。前期公会议抬于4 世纪20年代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之后 , 由罗马皇帝召开 。参加者包括当时罗马帝国所承认的希腊——罗马世界的欧洲以及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教会的主教和一些神学家 。此后 , 由于各派间的分化日益加剧 , 自9 世纪中叶起的后期公会议 , 成为由罗马教皇召开的天主教主教会议 。
" 三位一体" 是正统教义中一条重要的教义 , 即认为 , 上帝只有一个 , 但在一个本体之中包含着三个同等的位格圣父、圣子、圣灵 。然而 , 如何解释" 三位一体", 特别是圣父与圣子的关系 , 道成肉身的圣子的神性与人性的关系 , 都有着巨大的分歧 ,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社会和政治集团间的矛盾 。可以说 , 历次公会议 , 都是以化解这种分歧、建立定于一尊的正统教义以适应国教化的需要的意愿开始 , 以加剧最终的分裂结束 。
由罗马皇帝召开的公会议共有七次 。当时基督教两派尚未正式分裂 , 故至今天主教和东正教均承认这七次公会议的合法性 。
由于政治区划、语言、文化传统等差异 , 事实上罗马帝国全境一直分作东西两个部分 。基督教从3 世纪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 。
西派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线和以西地区 , 通用拉丁语 , 亦称拉丁教会 , 中心在罗马 。
东派教会通用希腊语 , 也称希腊教会 , 开始以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为中心 , 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一线和以东地区 。330 年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庭 , 改名君士坦丁堡 , 自称" 新罗马" 。此后 , 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渐居首位 , 同西部罗马相对峙 , 埋下了日后东西教会大分裂的种子 。
4-7 世纪 , 东部教会各派势力间争斗激烈 , 西部教会也时而介入 。这种争斗在神学上的反映就是关于" 三位一体" 的基督的" 神人二性" 问题的教义之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