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圈孙志明“五招”应对黄昏高血糖现象
何谓“黄昏现象”?
“黎明现象”迎朝晖 , “黄昏现象”送夕阳 。 两种现象同机制 , 降糖药物不够强 ,
通常认为,经常出现晚餐前血糖高于午餐后2小时血糖10~2.0毫摩尔/升者 , 应考虑有“黄昏现象” 。 但也有的病人“黄昏现象”发生较晚 , 表现在睡前血糖高于晚餐后2小时血糖 。
其实“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是原因相同而时间不同的两种高血糖现象 。 高血糖发生在黎明时叫作糖尿病的“黎明现象” , 发生在傍晚时叫作糖尿病的“黄昏现象” 。
两种高血糖现象的发生机制是一样的 , 都是与糖尿病病人体内的胰岛素和升糖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在24小时内的节律性分泌不协调有关 。
本文插图
【糖友圈孙志明“五招”应对黄昏高血糖现象】
为何会有这两个"特殊时段"?
“黄昏现象”与“黎明现象”的情况相同 , 是黄昏时候出现高血糖现象 。 为什么这两个时段较其他时段特殊呢?
这与人体内的生糖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在24小时内的节律性分泌有关 。 通常情况下 , 人体内分泌的生糖激素从零点开始增加 , 至凌晨4:00~6:00达到高峰 , 然后下降 , 下午的17:00~19:00是生糖激素分泌的另一个高峰 。
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会随着生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 , 来保证血糖的正常 。 但是糖尿病人却因为其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 , 不能有效抵制生糖激素带来的生糖作用 , 而药物使用时未能考虑到这一点 , 药效不够而导致 。
胰岛素分泌与生糖激素的节律性分泌不协调 , 是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
“黄昏现象”易发生在1型糖尿病病人 , 肥胖、胰岛素抵抗严重者,抑郁症、肝硬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者,急性心梗、脑出血、大手术后应激反应明显者,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的病人等 。
针对“黄昏现象”,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将午餐分两次吃,血糖可能得到控制 。
2、午餐后运动30~60分钟 。
3、早餐前用短效胰岛素 , 中午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R) , 晚饭前用短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 对控制“黄昏现象”有利 。
4、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黄昏现象”,则使用胰岛素泵 。
5、早晚餐前用磺脲类降糖药 , 早餐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 本文是作为科普) 。
--------本文结束-------
推荐阅读
- 这七种食物要少吃,易致肾结石,学会五招帮自己排排石
- 「儿科医生鲍秀兰」能让娃干爽睡到天亮,妈妈不用愁,五招教你如何挑选合适的纸尿裤
- #潮流家居点评#五招教你挑美式家具,美式客厅家具挑选指南
- 『媛妈育儿日记』五招助力子宫恢复,产后恶露情况是否正常?可根据三点表现判断
- 白茶■这才是白茶的正确挑选方法,口粮茶不缺,五招还能轻松选出好白茶
- 健康与养生TB■最后三十三天,再不养肝春天就过去了,这五招您用了吗?
- 「化蝶养生」和顽固便秘尽快说拜拜!,你还在忍受便秘的痛苦吗?教你以下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