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文艺批评 | 姜涛:从催眠的世界中不断醒来( 三 )
有意味的是 , 催眠的世界如此广大 , 不仅包括平淡生活的“整饬” , 也包括冒犯“整饬”后的得意、快感 。 装神弄鬼的诗人 , 自以为神通广大 , 能跳出佛掌 , 其实每每仍会落入掌心 。 在有的时候 , 马雁也会有技痒 , 从出神的世界里回来 , 去刻意搞一些实验 。 2004年的《厌》 , 是《十二街》、《乡村女教师》外 , 她主动谈论过的另一首作品 。 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可能 , 在有限的逻辑中玩弄情绪、意志、伦理、权力 , 作者也曾兴致勃勃地解说其中小小的紊乱的系统 。 但说着说着 , 似乎还是厌倦了 , 又一次地醒来——“但最后我发现这种实验没有什么大的意义” 。 我同意她的厌倦 。
在现代诗歌中 , 书写内心生活 , 当然是最为绵长的一种传统 , 它奠基于反思的和实践的两种行为的暂时分离 , 奠基于满大街行色匆匆、心事重重的怨女与痴汉 。 久而久之 , 这种传统在相当程度上 , 也构成了一种限制性“装置” , 风格化的真挚内省 , 并不总是那么有趣 , 甚至会妨碍诗歌自我的进一步壮大、成长 。 马雁的写作 , 无疑也属于这种广义的传统 , 同样也面对了怎样挣脱其限制的难题 。 但在我看来 , 她至少找到了两种方式去中和这一传统 。 其一 , 所谓“内心生活”离不开一种亲密对话的情境 。
马雁的诗 , 有相当一部分是写给友人的 , 有的明确标明了对象 , 有的没有 。 不管怎样 , 与一个实有的或虚设的“你”的对话 , 是她写作内部一种非常重要的展开机制 。 通过不断回忆、设想各种各样的情境 , 极端的、温暖的、偏执的、调皮的、无奈的 , 这些诗试图远离世俗的圈套与客套 , 但在内部渴望着亲密的关系 , 对话的机制由此成为一种分享的机制 , 由你及我、及他人、及世界和自然 。 其中 , 没有什么铭心刻骨的突兀 , 但诸如体温、手的触摸、一场火锅或麻将 , 一点共在的时间 , 这些细枝末节构成了亲密关系的基础 。 特别是“两地相思”作为一种结构 , 显示“出神”也会是一种默契 , “亲密关系”的背后 , 藏了一个小小的醒觉的“共同体” 。
其二 , 马雁一直在思考“磅礴”的问题 。 “磅礴”这个词 , 或这个概念 , 在她的诗与文中多次出现 , 李白的“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则是她测量的标尺 。 在诗学随笔《无力的成就》中 , 她对此也相当较真的讨论 , 什么“对世界有着冷酷见解”、“一个人在人群中的寂寞”、“千军万马地从远古来”、“一幕幕电影 , 也是一场场对决”等 。 这些讨论暂且放一边 , 我个人最喜欢的《秋天打柿子》一首 , 确实已接近某种磅礴感:
眺望云雾里远处的那些山 , 正在雾气中
磅礴 。 我的身躯无限壮大 , 蓬勃而出 ,
向潮湿的寒冷伸出臂膀 , 正在升起 ,
我无限的躯体 , 照耀金红的果实 。
在秋天纵深的视野里 , 群山的磅礴只是一种参照 , 关键是“我的身体”扩张成为一件空旷、洗练的容器 , 从世界的庭院里探出的身躯 , 其实就是世界本身 。 随后出现的十七个人的胳膊和竹竿 , 这些细瘦的矢量 , 使这件容器更为广大、磊落 , 无渣滓 。 当然 , “打柿子”毕竟不是古人的“登高” , “冷酷的见解”超越不了身体的边际 , 这只是一种“小的磅礴”而已 , 但在自我清空之后 , “冷酷的见解”、“出神”的时刻、自我的决断 , 构成了一条可以辨认的“觉醒”的谱系 。
为了追求“磅礴”之境 , 马雁欣赏“冷酷的见解” , 但这里似乎存在了某种困局 , 因为挣脱内心生活的限制 , 仍然要依赖内心生活的能力 , 这怎么可能?这就如同十七竹竿撑起了空旷、广大的身体 , 但空旷的身体也可能是空洞的身体 , 这个身体需要内在填充 , 血肉、水泥的填充 , 哪怕是稻草和败絮 。 即便如此 , 马雁的表述仍在向我们传递了正面的、进取的能量 , 因为如何从磨磨唧唧的“小立场”中站起身来 , 在自怨自艾的辩护美学、人云亦云的人道关怀之外 , 获取一种清晰、壮大的主体形象 , 已是当代诗一个不得不思考的瓶颈问题 。 这件事 , 没有捷径可走 , 必须付出“吭哧吭哧”的努力 , 况且捷径就是陷阱 , 捷径之上 , 早已熙来攘往 。 在这件事上 , 马雁没有敷衍了事 , 而是非常具体地、严肃对应于写作内部空间的装修、改造 , 在不稳定的个人生活状况中 , 一直在勤奋读书、写作、思考、旅行、交谈 , 投身于“新的秩序与关系正在形成”的挑战中 , 这实在令人敬佩 。
推荐阅读
- 文艺视界|知名诗人刘佳银(云南昆明)诗歌《咏石象》
- 文艺蜀黍看世界|福建泰宁寨下大峡谷发现很晚,却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 文艺合肥|【趣读合肥】街头满载人间味 巷尾漫话江淮情——跳动着的文化脉搏 传千年的民族瑰宝
- 迷仁少年|衣服买多不如买精,新出“文艺”棉麻衫,搭散步裤,高雅美丽动人
- 易心理TB|不要批评、指责或抱怨任何人
- 沈光贵|【文艺星天地】原创文学作品:一个叫沈光贵的羊倌
- 上海文艺社|布衣加一口第721-723期(6月2日·周二晚结束)
- 南京|世锦赛|记忆中的那些年、那些城:南京城,活力金陵的文艺与市井
- 青年文艺|《青年诗人》专栏|诗祝六一:要穿过阳光摘取露珠儿
- 小个子1987|奔四奔五少穿妈妈装,六月流行这样穿,文艺减龄,美的不像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