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开始报复性存钱
事实是 , 一个人需要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 对于这波被人热议的“后浪”来说 , 所有的“清醒”都源于眼前的认识 。 危机戳破了往日用金钱堆砌的泡沫 。 五一前后 , “报复性消费”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骤然提高 。 但他们决定掉头转向 , “你们报复性消费吧 , 我要报复性存钱” 。撰文丨崔一凡编辑丨金赫出品丨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1人们普遍说不清楚 , 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 疫情蔓延的几个月里 , 一些被戏称为“后浪”的年轻人掉头转向 , 过上原先被他们不屑的、像爸妈一样的日子 。 我接触了其中的一些 , 他们把最近几个月的支出截图给我看 , 一条陡峭的下滑线 , 无一例外 。一位住在燕郊的女士注销了信用卡 , 卸载了所有引诱她借钱的APP 。 有人为了省钱 , 搬到月租400块的十平米小屋 。 不少原先大手大脚的年轻人 , 卖掉积攒多年的奢侈品 , 回笼资金 。 疫情影响了一些人的生活 , 也即将影响另一些人 。 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应激反应 , 或者物理上的形变问题 , 就像一块橡皮遇热膨胀 , 遇冷收缩 。 疫情总会过去 , 北京的快递小哥又可以上楼送货了 , 但世界不一定恢复到原来的样貌 。2020年五一 , 是自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之后最长的五一假期 。 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 , 这不过是个拉长版的周末 。 没有前浪们所以为的“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 他们待在家里 , 做饭、陪陪家人 , 最多散步 , 对任何需要花钱买来的快乐 , 敬而远之 。这波后浪决定投奔另一种生活时 , 所表现出的决绝让人惊讶 。 为了降低生活成本 , 一位在苏州工作的摄影师吃了一个月泡面 , 他以前可是过个生日能花四万多块的主儿;一位月入三万的年轻编剧索性离开北京 , 回长沙老家生活 。
四月的一个下午 , 26岁的Ivan打开堆满衣服和包包的衣柜 , 她一边自言自语回想究竟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东西 , 一边把这些看起来很陌生的衣物一摞摞摆在地上 , 几只包扑簌簌掉出来 。她撑起一件Play的T恤 , 衣服有点皱了 , 但商标还没剪掉 。 “在日本的时候 , 花一千多买的 , ”她有点想起来了 , 拍好照 , 上传咸鱼 , 一百五出了 。一只红色的巴黎世家铆钉机车包 , 买的时候一万多 , 一次也没背过 。 还有那双Miu Miu的芭蕾单鞋 , 原价六千多块 , 穿过两次 , 不舒服 , 索性全都卖了 。“现在我唯一的奢侈品就是《动物森友会》 。 ”她笑说 。生活突然刹车之后 , 难免有些进退失据 。 如果不是疫情 , Ivan可能会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2020年 。 首先和男朋友分手 , 然后是换工作 , 她觉得现在的工资配不上没日没夜的忙碌 。 或许还能趁着找工作的空档去趟非洲 , 她一直想看肯尼亚的动物大迁徙 。 但疫情一到 , 分手的进程被打断了 。 两个人在一起 , 吃穿用度平摊 , 能降低生活成本 。几周前 , 一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朋友失业 , 她安慰了一下午 , 回过神来想想自己 , 好像也没那么安稳 。 五一放假前 , 她收到领导通知 , 今年的预算要大幅减少 , “虽然可能性不大 , 但如果突然说让我走人 , 我也不会太惊讶 。 ”Ivan和男朋友租着北京三环的一室一厅 , 共同生活的还有一只七岁的美短猫 。 离开大学校园4年 , Ivan没能攒下钱 , 也从来没想过攒钱 。 她在互联网公司工作 , 工资不算低 , 每月挣多少花多少 。 以前 , 每当爸妈要她节制消费——至少别把钱全花在买衣服上 , 她不以为然 , “要不然挣钱干嘛呢?”人生是用来享受的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 , 25岁的安杨和女友的月开支从两万多下降到五千 。 他回想起从前 , 一个月最多花掉十几万 。 如今疫情逐渐退潮 , 他却不想再燃起消费的欲望 。 他取消了今年所有的旅行计划 , 换季了也极少买衣服 。
安杨是编剧 , 声音温润 , 聊起之前的消费经历滔滔不绝 。 他们租住在望京 , 房租每月一万二 。 选择这里 , 是因为多出一间空房 , 可以作为单独的储物间 。 几年下来 , 里面堆满了东西 , 不少连快递盒都没拆开 。 他拿到咸鱼上卖掉 , 没拆封的Bose耳机、音箱 , 直接砍掉一个零出手;从来没吃过的网红零食 , 一箱箱往朋友家里搬 。三四月份 , “报复性消费”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骤然提高 。 好像被闷在家里的每个人都饥渴难耐 , 只待发令枪响 , 就会撒钱把店铺搬空 。 安杨表现得不以为然 , “你们报复性消费去吧 , 我要报复性存钱 。 ”2疯狂消费的确曾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 。 他们不断地买包、化妆品 , 或者是什么能刺激神经的东西 , “只有包在橱柜里 , 你又知道你能买得起的时候 , 才会感到快乐” 。年轻的人们总是擅长事后反省 , 常用的说法是:“当时太年轻了”、“太蠢了”或者“交了一些狐朋狗友” , 但实在讲不出事情发生时究竟在想什么 。 “就跟你说话这会儿 , 我手边桌子上摆了三台苹果电脑 。 ”安杨在电话里说 , “我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买 , 好像一出新品自然就买了 , 但明明我一个人只能用一台 。 ”在北京、上海或者香港 , 大城市里霓虹灯照得到的地方 , 每一块耀眼的广告牌都藏着年轻人们遏制不住的消费欲望 。 现代的社会不止生产商品 , 事实上 , 它更擅长生产欲望和幻想 。遇到一个陌生人 , 不少人会先通过衣着评判对方 。 刚工作时 , 于潇去见一位来自广州的客户 。 两人还没打招呼 , 客户先走到面前三米处 , 把她从头到脚打量一遍 。 她穿一身九百多块的职业套装 , 配一双高跟鞋 。 客户没做过多表示 , 之后的合作也很顺畅 。 这意味着在“第一印象”这一栏里 , 对方给她划上了对勾 。 这件事对她影响很深 , “穿什么”这件事很重要 。于潇供职的金融公司位于香港中环 , 香奈儿、卡地亚等一众奢侈品店包围着写字楼 。 几年时间 , 她从旅行时“舍不得吃当地特色螃蟹”的女孩 , 变成奢侈品店的常客 。 销售员反复向她推销 , 从“25岁是女人开始衰老的年龄”聊到“新款护肤品多买多送” 。 最近重温《穿Prada的女王》 , 她发现里面的每个品牌都认识了 。我问她 , “为什么这些东西的吸引力这么大?”“每个女人一生都要有一件香奈儿嘛!”她脱口而出的是一句广告词 。
推荐阅读
- 民众开始反抗,四名黑警中枪
- 明星的“独居”生活,和当代年轻人有多少关系?
- 全球首个新冠肺炎抗体药物开始人体临床试验
- 二战此国是战五渣,如今实力强大
- 那些你没留意的电子产品,正成这届05后的起跑线
- 粉丝|请理智追星!不少声音开始建议对饭圈“出手”
- 年轻人的钱包,不断被“新款”吞噬
- 这才是美国现在最大的新闻,一切才刚刚开始
- 山野菜大棚“扣”住了村里的年轻人
- “一盔一带”开始,头盔价还居高不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