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斯坦尼斯拉夫的狼群

【编者按】:疫情还在世界蔓延 。数亿人隔离在家 , 尽管在狭小的空间里每日焦虑 , 但都期待着明天会好起来 。在这些人中 , 作家可能天然适应这几十天甚至数月的禁足生活 , 他们的日常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写作 。在隔离时期 , 他们也在记录着这段历史 , 这段人类日常生活的例外日子 。从世界阅读日这一天起 , 澎湃新闻邀请世界各地的知名作家 , 刊发他们的“疫期笔记” , 他们这段时间的写作 , 一段来自“隔离时期的作家问候” 。
本文是美国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3月底写于隔离时期的布鲁克林 , 由作者独家授权给澎湃新闻使用 。
「」保罗?奥斯特:斯坦尼斯拉夫的狼群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保罗?奥斯特
要接受一件事是真的 , 这件事本身是否必须真实?还是说只要人们相信它 , 即使应当发生的事实际上并未发生 , 这份信任本身就足以让这件事成为事实了 。又或者 , 无论你如何努力去追寻一件事到底有没有发生过 , 你还是陷入了无法确定的困境 , 就像有人在乌克兰西部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市的一家咖啡馆露台上给你讲了个故事 , 你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是一个罕为人知但可以证实的史实 , 或者仅仅是一个传说 , 抑或只是父亲讲给儿子听的一个毫无依据的谣言 。更重要的是 , 倘若这个故事让你大吃一惊 , 震撼到张口结舌 , 令你觉得它改变 , 加强或者加深了你对世界的看法 , 那么这个故事是否真实还重要吗?
2017年九月我来到乌克兰 , 当时我要去利沃夫出差 , 但因为我有一天的空闲时间 , 所以花了两小时往南走 , 我在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度过了一个下午 ,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 , 我的爷爷就出生在这里 。我去那里只是因为好奇 , 或者说是一种伪乡愁的诱惑吧 。事实上 , 我从不认识爷爷 , 至今为止依然对他知之甚少 。我出生时 , 他已经去世了二十八年 。对我来说 , 他是一个未被书写过的影子 , 一个没有记忆的过去 , 即使当我来到这座城市 , 知道他在十九世纪末或二十世纪初离开了这里 , 我也明白 , 那天下午我的所到之处已经不是他度过青少年时代的那个地方了 。但我还是想去 , 回想起来 , 当时我想去是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 这次旅程会把我带到东欧的血腥之地 , 二十世纪大屠杀恐怖地带的中心 , 如果这位给了我姓氏 , 像影子一样的人当时没有离开这里 , 我便不会降生在这个世界 。
在我去那儿之前我就知道 , 这座城市在1962年改名为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 , 是为了纪念乌克兰诗人伊万弗兰克 。此前的四百多年里 , 在波兰 , 德国 , 乌克兰和苏联的统治下 , 它分别被称为斯坦尼斯拉沃 , 斯坦尼斯劳 , 斯坦尼斯拉维夫 , 或者斯坦尼斯拉夫 。它先是属于波兰 , 然后是哈布斯堡王朝 , 接着是奥匈帝国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初两年属于俄罗斯 , 然后又回到了奥匈帝国 , 一战后有一小段时间它属于乌克兰 , 接着又是波兰 , 接着是苏联(从1939年9月到1941年7月) , 然后被德国占领(直到1944年7月) , 然后是苏联 ,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现在 , 一直属于乌克兰 。在我爷爷出生的年代 , 这里的人口是两万六千人 , 其中一大半是犹太人 。我去的那年 , 人口已经增加到二十三万人 , 但是在纳粹统治的年代 , 这里的人口只有八万到九万五千人之间 , 一半犹太人 , 一半非犹太人 。1941年夏天德国入侵 , 同年秋天 , 上万名犹太人被抓后在一片犹太坟地被枪杀 , 到十二月的时候 , 剩下的犹太人被圈养在一个贫民窟里 , 其中一万人被船运到波兰的贝乌热茨灭绝营 , 从1942年到1943年初 , 德国人把这些幸存的斯坦尼斯劳的犹太人一个一个 , 或者五个一批 , 或者二十个一批 , 带进城市周边的林子里 , 一批又一批地枪杀 , 直到把犹太人杀光 。德国人把子弹射入几万名犹太人的后脑 , 然后把受害者尸体埋在他们死前自己挖好的坑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