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营」明代官营茶马:缺陷与利益并存的政治性贸易

“山间 , 云雾飘荡 , 水呀 , 清澈流淌 , 雄鹰在空中翱翔 , 阿妈的笑声在古道间回响……”
韩红的歌带我们回到了古老的茶马古道 , 我们仿佛听到了在那条悠远的古径上 , 马蹄踏在雪莲花旁 , 发出沧桑的低吟 。
在我国西南地区 , 横亘着数条修建于古代 , 连接了中原与西南部地区的陆地通道 ,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茶马古道” 。在古代 , 其主要用于对中原王朝和西南少数民族都非常重要的“茶马贸易” 。中原汉族与西部少数民族以茶换马 , 渐渐的的 , “茶马贸易”就成为了中原与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贸易形式 , 而且这种最初单纯的贸易行为 , 在一步步发展中也深深影响到了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制度 。
「官营」明代官营茶马:缺陷与利益并存的政治性贸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目前对于茶马古道的起源有三种学说 。第一种学说认为 , 唐开元十九年 , 有唐蕃在赤岭互市的记载 , 也就是在那时唐朝与吐蕃已经开始进行茶马贸易 , 由此可见 , 最早的茶马古道应是起源于唐朝 。第二种说法的依据正是《新唐书·陆羽传》中所记载的“时回纥入朝 , 始驱马互市” , 这种观点认为茶马互市并不是起源于唐朝与吐蕃的贸易 , 而是起源于唐朝与回纥之间的茶马贸易 。而第三种说法就有些另类了 , 此观点认为 , 真正的茶马古道并非起源于唐朝 , 而是开始于宋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史料《长编》中的记载 。宋初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 , 盐铁使王明奏: “沿边岁运铜钱五千贯于灵州市马 , 七百里沙碛无邮传 , 冬夏水少 , 负担者甚以为劳 。戎人得铜钱 , 悉铸造为器 , 郡国岁铸钱不能充其用 , 望罢去 。自今以布帛、茶及他物市马 。”也就是最后这句“自今以布帛、茶及他物市马” , 成为了持此观点者的重要依据 。
「官营」明代官营茶马:缺陷与利益并存的政治性贸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是都有理有据 , 但是一般看来 , 普罗大众都广泛接受的是 , 茶马古道源于唐 , 兴于宋 , 盛于明 , 末于清 。茶马贸易是唐朝汉族官方与边界少数民族进行互换茶、马的一种传统贸易方式 。到了宋朝 , 农业迅速发展 , 也极大地促进了茶叶的产量 。据《宋史·食货志》中记载 , 宋朝东南地区年产茶叶量至少在两千万斤以上 , 而且这还不包括四川的茶叶 。可以说 , 宋时期茶叶产量的极速增长 , 也为中原与西南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那么茶马古道是怎么形成的呢?可以借用著名经济学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的名言:大海的表面很难保持平静 , 社会价值的均衡更是如此 。古道之所以能够形成 , 就正是因为“茶叶”和“马匹”的均衡 , 造就了茶马古道独一无二的社会价值 。
首先 , 我们来看茶叶对于西域诸部的价值 。从饮食来看 , 以畜牧业为主的西域诸部日常饮食多肉、奶等油腻、性热且不易消化的食物 , 而茶叶本身就具备可以助消化、除油腻、祛湿热的药理作用 。明代大学士丘浚称: “盖虏人多嗜乳酪滞膈 , 而茶性通利 , 能涤荡油腻故也 。”徐珂也在《清稗类钞》中说道: “西北游牧诸部 , 咸视茶为第二之生命 。盖以其日食羶酪 , 甚肥腻 , 非此无以清营卫助消化也 。”现代医学也同样证明 , 茶叶中富含的茶碱、单宁酸以及维生素 , 能够为游牧民族补充其饮食结构中缺少的营养素 , 并且茶叶中的芳香油对溶解动物油肪具有明显功效 。难怪明代学者王廷这样感叹: “茶之为物 , 西戎吐蕃 , 古今皆仰给之 。”也就是说 , 对于西域少数民族来说 , 茶叶就如同粮食一样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 , 并且族人皆对此产生了生理依赖 。遗憾的是 , 西北地区干燥少雨的自然环境 , 又完全不适宜茶树的种植和生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