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农】精神上的贵族!他为何将父亲王诗农称为是一本书
自古以来 , 中华民族就有勤奋读书的优良传统 , 一些人发奋读书的励志典故 , 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 , 传为美谈 。 家父王诗农(笔名林辰)爱书、买书、藏书、读书、编书、写书 , 一生与书相濡以沫 , 他常说“可以一日不食三餐 , 但不可一日不读书” 。 在他那近二十平方米的卧室兼书房的狭小空间里 , 书桌、书架、书柜、沙发、床角……到处都是父亲花费一生心血觅来的书籍和期刊 。 一旦书柜、书架“饱和”了 , 他便细心地把书用报纸包好 , 编上号码 , 再把书名、内容连同号码记在笔记本上 , 以备需要时“按图索骥” 。 然后 , 我站在椅子上 , 接过父亲递来的沉甸甸的书 , 顺着书柜顶层一层层码好 , 直至顶到屋顶为止 。
作者:王亚果
文章图片
图文无关 胡铁湘 摄父亲乃一介书生 , 虽然物质生活一直清贫 , 但只要有书可读、有书可编 , 便甘之如饴 , 其乐融融 。 一年四季 , 父亲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 , 那就是晚餐后七时左右 , 让我准备好一壶热水 , 他坐在沙发上一边泡脚一边读书 。 待盆中的水凉了 , 就用暖壶里的热水续上 。 不知不觉 , 两个多小时过去 , 暖壶里的热水用完了 , 盆中的水也凉了 , 但看书看得入迷的父亲仍手不释卷 , 浑然不知……父亲读书犹如咀嚼陈年老酒 , 读出了门道 , 读出了味道 , 读出了“布衣暖 , 菜根香 , 读书滋味长”的真谛与境界 。
我从父亲口中得知 , 他中学时代就曾有过因囊中羞涩 , 不得不将衣物送进当铺换钱买书的故事 。 那时重庆米亭子旧书市场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 , 他买过鲁迅、郭沫若的著作 , 还有“胡适文存”和柳亚子编的《苏曼殊全集》等 。
1951年 , 父亲受冯雪峰之邀 , 辞去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 , 前往上海“鲁迅著作编刊社”与王士菁、孙用、杨霁云等鲁迅研究专家一起 , 参与了颇具历史意义的第一部附有注释的十卷本《鲁迅全集》(1956-1958年版)的编注工作 。 那时 , 一有空闲时间 , 他必跑到上海城隍庙的旧书摊觅宝 。 1952年 , 上海“鲁迅著作编刊社”迁往北京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了“鲁迅著作编辑室” 。 1951年至1958年、1977年至1981年 , 父亲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版《鲁迅全集》的编注工作 , 是唯一一位参加过两版《鲁迅全集》编注工作的人 。
父亲来京后 , 一住就是半个世纪 , 直至2003年逝世 。 古都北京以它悠久的历史积淀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 深深吸引了他 。 特别令他魂牵梦绕和心向神往的是 ,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书肆集中地 , 琉璃厂的大名如雷贯耳 , 还有闻名遐迩的东安市场、西单商场、隆福寺等 。 这些散发着浓浓文化气息的新、旧书店和“藏龙卧虎”的各类旧书摊 , 令父亲如痴如醉 。 每逢周日休息 , 他一定会轮番造访这些书店、书摊 , 在书海中寻寻觅觅……
【【王诗农】精神上的贵族!他为何将父亲王诗农称为是一本书】当时 , 母亲没有工作 , 父亲靠着微薄的薪水扶养四个孩子 , 但他仍不忘节衣缩食攒下一些买书的钱 。 四个孩子中 , 我是长子 , 上小学六年级 。 父亲特别疼我 , 每次出门逛书店、逛书摊 , 他总会带上我 。 我已经记不清父亲带我逛了多少次 , 不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去东安市场、西单商场淘书时的情景 。
星期天吃完午饭 , 中午十二点左右 , 父亲就带我出门了 。 如果是去东安市场 , 我们就步行到东安市场北门 , 进北门后的第一家商铺是“稻香春南味食品店” , 再往南径直走下去就是旧书店、旧书摊了 。 狭小的街巷两旁 , 是卖旧书、珠宝玉器、古玩字画的商铺;由北向南的狭窄通道中 , 鳞次栉比地拥挤着一排排大大小小的出售旧书、旧画册、旧期刊的书摊 。 空气中弥漫着些许从破损、泛黄书页中散发出来的潮味、霉味 , 这样的味道在父亲闻来 , 是阵阵“书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