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呼吸@“清醒无念”是人生的最优体验


宇宙的呼吸@“清醒无念”是人生的最优体验
文章图片
人生的巅峰体验为何是“清醒无念”?
为何无念可以让人迸发超凡创造力?
为何清醒无念能见自身和世界的真相?
无为和心流都是清醒无念 。 此时在高度警觉下 , 意识在几微层面上帮助直觉 , 二者的界限消失 , 感觉不到念头 , 可以使人得到最优体验 。
01
什么是人生的最优体验?
人生一世无非在“离苦得乐” 。 很多人以为 , 只要运气好 , 拥有财富、健康、年轻及出众的外表 , 就容易获得最优体验 。 这是世人常犯的大错 。
其实苦乐是主观体验 , 可以与健康与财富等没有关联 。 无论处境多么不堪 , 一个人的主观仍然可以不受影响、保持自由 , 获得最优体验 。 正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 没得过最优体验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 。
最优体验又作“颠峰体验”(peakexperience) 。 此时你的注意力如此集中 , 以至其他所有东西都消失了 , 意识与行动和环境融合在一起 , 渐渐感觉不到自我与时间的流逝 , 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 , 包括认知力、创造力和愉悦感都达到颠峰 。
这种体验有四个特征:
无自我性(Selflessness)
无时间性(Timelessness)
无刻意性(Effortlessness)
丰富性(Richness)
后者指能获得丰富信息并且创造力大增 , 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 。 它们被简称为STER 。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 , 都在追求这样的相同最优体验 。 这说明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本能 , 能够实现巅峰的绩效表现、达到最理想的存在状态 , 并且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设法进入这个状态 。
虽然任何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的事 , 无论是在织毛衣、做饭、或者在一场引人入胜的交谈 , 都可能出现质量不同的优质体验 。 但是高质量的最优体验则很难随意进入并维持在其中 。
目前正在全球畅销的几本书 , 都讲到这种最优体验 , 它在古代中国叫「无为」 , 强调哲学;在现代心理学中叫「心流」 , 重在心理学;在古代希腊叫「出神」 , 有实用技术 。
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开始 , 佛学就在系统地研究如何“灭苦” 。 佛法通过清醒无念见到的「自性」 , 其特征「空、明、悦」和「无我、当下、不住相」 , 与最优体验的STER十分契合 。 佛法既是哲学 , 又是心理学 , 还有实用的修行技术 。
用一句话概括佛学 , 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译)说的:“复次 ,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 。 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 , 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 。 若离妄想 , 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 ”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 , 佛学认为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本具"如来智慧” , 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 , 都有能力实现巅峰的绩效表现 , 达到最理想存在的状态 , 即常说的“自性” 。 这里用的“自然智”这个词 , 就是道家在唐代的“常用语” 。 它说明“自性、自然智”与道家“无为”有相通关系 。
最近由于脑和神经科学的介入 , 这方面的研究在突飞猛进 。 有人认为 , 一场革命正在到来 。
无为、心流与清醒无念是同一个东西 , 此时在高度警觉下 , 意识在几微层面上帮助直觉 , 二者的界限消失 , 念头不见了 , 可以使人得到最优体验 。
为什么它们能够达到最优体验?为什么清醒无念没有意识参与却能见到自身和世界的真相?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 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
02
庄子的“庖丁解牛”
「无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 它常常被认为是不作为 , 对应于英文“Notdoing” , 意思是什么也不干 , 让周围的事情顺其自然地发生 。 这大错特错了 。
森舸澜把“无为”英译成Nottrying或者Nottotry , 意思是不要刻意去干 。 米哈里的“心流”与“无为”是一回事 , 前者偏重哲学 , 后者则是心理学 。 他们都认为庄子的“庖丁解牛”是无为的生动案例 。 下面我们分析这个例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