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瑞幸能否成功甩锅?美国证券律师鲨鱼般聚集四处召集“集体诉讼”( 五 )


在瑞幸之前 , 近来中国企业已经面临持续的美国股市寒冬 。 彭博社的数据显示 , 今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价平均比其发行价低12% , 超过其他新发行股的价格的7.5%下降幅度 。 现在由于瑞幸丑闻使得投资者更难忽略之前为中国上市公司设定的低会计标准 。 投资银行也将提高尽职调查的标准 , 因为承包中国公司上市除了面临财务损失的风险 , 也意味着高度的声誉风险 。
例如 , 瑞士信贷集团因参与瑞幸IPO而被起诉后 , 最近放弃参与计划中的微医IPO 。 同时为希望赢得更多股市融资业务而发放贷款的投行也是得不偿失 。 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等六家银行向瑞幸董事长陆正耀提供了5.18亿美元的保证金贷款 , 在经过股价暴跌之后 , 必须为了追加保证金而抛售作为抵押的美国存托凭证股票 。 根据《华尔街日报》估计 , 这笔贷款终将造成这些银行损失超过1亿美元 。
随着瑞幸冲击国际投资人对于中国企业审计的信心 , 以及美股上市的难度加大 , 应该会加速已经在发生的回国潮 , 除了在A股二度上市之外 , 也会就近考虑香港上市和上海科技板上市 。
但是中国企业万万不可抱着“回国割韭菜”的心态 , 相信国内的监管单位会加强力度提升国内股市的公信度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表示 , 将“不计上市地点”对瑞幸进行调查 。 新《证券法》的实施将加大对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违规审查 。 从2020年3月1日开始 ,集体诉讼制度已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 。
即使瑞幸的高层躲过了美国监管最严厉的处分 , 希望其他中国上市公司不要为了瑞幸这点“小确幸” , 而忘了无论在任何监管环境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性 , 那么瑞幸的不幸 , 才能够带来中国股民的万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