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宝@谁曾唱多瑞幸?


瑞幸“烧钱”扩张的商业模式一直不乏质疑 , 但并未阻挡其全球最快的IPO步伐 。 如今 , 上市还不到一年 , 瑞幸便自曝存在22亿元虚假交易 , 随之将至的或许是天价的罚单甚至牢狱之灾 。 “小蓝杯”的故事要就此终结了吗?
4月3日 , 国内多家瑞幸门店出现优惠券“挤兑” , 消费者对瑞幸能否抵御这场危机显然缺乏信心 。 利益更受损的则是轻信了瑞幸故事的大量投资者 。 回头检视“小蓝杯”故事的参与各方 , 审计机构、唱多卖方等均陷入舆论漩涡 , 它们的火眼金睛为何失灵?投资者的损失谁来赔?
国内券商“看多”者众
据媒体报道 , 中金公司4月3日回应瑞幸造假:已关注 , 会密切留意 。
中金公司是瑞幸上市的主承销商之一 , 此前也参与过瑞幸融资;在浑水发布做空报告时 , 中金公司曾认为 , 沽空报告主要基于不具代表性的草根调研和主观推断 , 亦缺乏有效证据 。
选股宝@谁曾唱多瑞幸?
本文插图

搜索2年内有关瑞幸的研报 , 多数国内券商对瑞幸给予“买入”或“推荐”评价 , 看好中国现磨咖啡市场渗透率的提高 , 看好瑞幸在中国现磨咖啡市场提高市占率 。
中金公司除了上述驳斥浑水做空、站台瑞幸的研报外 , 还曾多次点评瑞幸财报、再融资事件 , 并认为瑞幸“跑赢行业” 。 海通国际也曾在沽空瑞幸报告发布后发布了力挺瑞幸研报 , 认为浑水的做空报告存在缺陷 。
天风证券2019年11月研报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 认为瑞幸处于市场开拓阶段 , 阶段性亏损是为了谋取长期市场份额 。
安信证券2019年8月认为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净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一倍 , 三季度在涨价20%的前提下或可实现盈亏平衡 , 未来看点是公司平台化趋势渐明 , 向海外咖啡市场挺进 。
东兴证券相对谨慎 , 对其烧钱扩张的商业模式存疑 。 在其2019年12月底的研报中认为 , 瑞幸咖啡通过烧钱去做闪电式扩张的长期价值不大 。
选股宝@谁曾唱多瑞幸?
本文插图

图片来自东兴证券研报
部分国外机构对瑞幸也是非常看好 , 摩根士丹利曾认为瑞幸2018年至2021年销售额将增长30倍 。
瑞幸对中金、海通、摩根士丹利来说存在相关性 。 中金公司曾参与瑞幸B轮融资 , 此外 , 2019年5月17日 , 瑞幸咖啡宣布登陆纳斯达克 , 首次公开发行募资规模达6.95亿美元 , IPO联席主承销商为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 , 安永为其审计机构 。
相关中介机构或声誉尽失
如果瑞幸涉嫌财务造假最终做实 , 从审计机构到保荐机构 , 或无一可以幸免声誉风险 。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刘安认为 , “会所、投行等中介机构 , 如有证据证明对瑞幸涉嫌造假欺诈行为存在共谋行为 , 则必然承担法律责任 。 但我认为从中介机构专业独立性角度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 。 另外上述专业中介负有对公司披露信息的专业高度注意义务 , 如果从专业角度应当发现造假而没有发现 , 同样要因为过失而承担向投资者赔偿的民事法律责任 。 ”
前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中证君分析称 , 上市过程中 , 中介的出发点就不是证明公司财务有假 , 而是要证明它真实 。 不过 , 瑞幸自爆去年第二季度开始造假 , 把上市申报审计期间排出去了 。 是否存在上市前造假 , 还需要调查 。 浑水做空后 , 继续唱多站台的机构 , 也是过于相信故事了 。
一位曾在审计机构从业多年的某公司财务总监对中证君分析称 , “一般情况下 ,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报时 , 首先会进行风险评估 , 识别风险;对于此类互联网概念企业IT系统审计特别重要 , 审计机构也会进行IT审计 , 看流程有没有问题、执行过程有没有问题、内控怎么样 。 如果IT系统审计未发现问题 , 再加上相应的数据分析的合理化解释 , 审计人员就容易采信系统数据 。 对于此类连锁以及互联网概念企业 , 如果有人在电子系统进行系统性造假 , 那么数据就假了 。 如果是刷单 , 数据是真的 , 但销售是假的 。 可能收入在增长 , 用户在增加 , 流量在增加 , 但增加的收入可能不是消费者买的咖啡 。 这种模式的企业如果不坚持走正道 , 对整个行业伤害很大 , 对整个行业信用有很大影响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