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回拨来自武汉的来电 电话那头的他们还好吗?( 五 )


他说,等武汉解封,最想做的事便是组织员工分批去郊区疗养 。大家都累坏了 。很多本该住院的老人转不出去,亲人也不愿将他们接回家——毕竟很难照顾 。尤其是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那位老人,也需要人护理 。一位护工大姐一度被派到肺炎病房,穿着防护服贴身照料老人 。3天后,她在电话里哭着说,崩溃了,受不了 。后来,医院接手了 。
寻常的欲望更多 。为了照顾染病的父母,一位30多岁的母亲整整两个月没见到孩子了;另一个年轻姑娘在电话里嘟囔,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才开张,喜欢的奶茶要何时才能喝到;一位医院的护工阿姨,2月时流落在武汉街头,无处收留,政府介入才返回老家 。现在,她想回武汉,因为那里赚的钱,比种地和养猪要多太多 。
“最多几个月吧,往日的奢望都会重新燃起 。”一个即将把父母从隔离点接回家的女白领说,“现在都说‘活着就好’,但很快,没人会真的只满足于活着 。”
她坚信,这座将她从小养大的城市被摁下的是暂停键,绝不是停止键 。
6
70多岁的杨阿姨始终在等一通这样的电话:医生笑着说,老伴能出院了 。
过去,饭和家务都是老爷子做 。她摔断过腰,胸骨也骨折过 。“20多年了,一直是他在照顾我 。”杨阿姨说,此后她会“拼尽一切”照顾老伴,只要他能回来 。
那位在上海工作、很少回家的小伙子回忆,直到爷爷病危,他要在网上发信息求助了,才发现手机里没有老人的照片 。可老人去世后,大段大段的回忆又不自觉涌现出来:爷爷总骑着自行车,载着幼时的他在长江边晃上一整天;成年后难得回家,爷爷习惯在晚上追问他,第二天想吃什么 。
“那你要记得在梦里教教我红烧肉怎么做啊,接下来就由我来做吧 。”爷爷去世一个多月后,他发了一条很长的朋友圈 。
一个80后说,以前备受父母宠爱,自己和他们说话总没有好语气,以后再也不会了 。2月时,母亲因感染病毒,高烧到41摄氏度,又继发中风,体温一夜间降到34摄氏度——那时她突然意识到,失去母亲意味着什么 。
“所以从此以后就是我来哄她 。”
还有男人下了决心,要改掉喝酒、打牌、泡歌厅的嗜好 。他是生意人,觉得多认识朋友多条路 。但现在想想,这些一点都不重要,“我只想回家吃饭 。”
“活在当下 。”他说,“珍惜眼前的东西 。”
有姑娘说,经过这场灾难后,她彻底想开了,“一家三口在一起,每天吃好吃的,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没有比这更美好的 。”
他们一家三口全都感染过 。我说,“你心态真好 。”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其实(心态)也不算好 。”她说,父母都还待康复 。父亲很自责,觉得是自己带回了病毒,每天唉声叹气 。她必须劝慰他 。
她要自己保持乐观的另一个理由在于,住院时,隔壁床就是本院的一名护士,她在工作中倒下了 。两个女孩的性格出奇一致,都爱笑,发烧难受时互相安慰 。唯一无法取得的共识是,小护士总说,自己得赶紧康复,再冲到前线 。她问:“你不要命了?”对方总摇摇头 。
她还见过一位护士,咳嗽已经很厉害,套在身上的防护服都在抖动,只是核酸检测还呈阴性,坚决不肯离岗 。
“她们是用自己的命在换我们的命 。”女孩说,“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
给自己找到勇敢和乐观的理由,然后爬起来,往前走 。在网上更新日记的武汉小伙子说,他最近劝服了两位有自杀念头的病友,他们有很多顾虑:担心传染家人,担心后遗症,担心社会歧视 。
他和他们讲自己的故事:从确诊到治愈;父母都是普通人,家里的店还无法经营;这几个月要借钱过日子,但活下来就好,以后总能慢慢赚 。
“一直走,天一定会亮啊 。”
生活的确会逐渐恢复 。杨阿姨回到家里,社区的网格员很快送来了鸡蛋和面粉 。每天清晨6点,隔壁邻居会准时将一包青菜放在她家门口 。但这些都还没用上——连续好几天了,楼下的好朋友一直不听劝,坚持做好饭给她端上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