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因丑闻爆单:如何把商业欺诈认真到极致?( 二 )


瑞幸曾经以疯狂扩张、明星代言和迅速上市成为了商业领域的一大奇迹 , 然而 , 很反常的事必有其反常的逻辑 。
亚马逊市值破万亿美元 , 是全球最大综合网络零售商之一 。 在上市之初 , 它的短期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 , 尽管销售稳定增长 , 但季报屡屡亏损 。 当时几乎没有人理解它的发展潜力、商业模式和估值 , 连华尔街也不断质疑亚马逊是否能生存下去 。 甚至在2000年亚马逊的“死亡谷”时期 , 基金经理曾公开在会议上嘲笑贝佐斯是个疯子 , 亚马逊也肯定破产 。
贝佐斯坚定地对公司股东表示:“亚马逊立志做一家有长远发展的公司 。 公司所做的一切决策将建立于长远的发展而非暂时的利益 , 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 , 一家我们子孙也会够见证的伟大公司 。 ”
贝佐斯一直公开主张亚马逊关注长期现金流而非净利润 。 在2011年年报中 , 他说:“如果你做一件事 , 把眼光放到未来3年 , 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7年 , 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 。 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 ”
信奉长期主义管理哲学的贝佐斯不断投入、不断做大 , 亚马逊的创新步伐也有望持续 。
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也曾说过:“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 , 只知爬呀爬 , 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 , 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 , 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 。 ”
在如日中天的网红经济中 , 许多人成为了学会判断风口期、红利期 , 以及发掘所谓的井喷商机的机会主义者 。
投资人追逐快进快出的迅速获利 。 第一年进入 , 第二年上市 , 第三年退出 。 因此 , 创业者被投资方培养出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 。
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 , 产业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 深耕产品、富有工匠精神、在短期业绩与长期目标中选择后者的企业越来越少 , 不转型就破产的急迫感促使着许多公司急功近利 。 我们似乎很难再看到持之以恒、坚持长期主义的创业者和公司了 。
瑞幸的丑闻或许会给薅羊毛商业一个沉重的教训, 凸显长期主义的迷人之处 。
TOP HER | 中国女性商业财经第一媒体
商业媒体 | 数据调研|投资顾问 | 整合营销
北京· 上海· 香港· 纽约· 伦敦· 温哥华 | topher@topherglobal.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