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螺蛳粉“香与臭”的逆袭( 二 )


采访人员采访中发现 , 不少广州吃货选择在消夜时段享用螺蛳粉 。 这与广州的消夜文化相关 , 广州与柳州的消夜文化有共通之处 , 爱吃消夜的群体通常更接受重口味 。 “螺蛳粉先生”创始人马中才认为 , 柳州螺蛳粉在广州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与广州的地理环境、饮食文化和人文环境是相关的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 , 螺蛳粉走向全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 。 柳州市政府为螺蛳粉申请了“地理标志保护”以及“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这就意味着只有在柳州当地生产的螺蛳粉才能叫螺蛳粉 , 同时促使柳州螺蛳粉形成产业链 , 并通过系列活动加速推动了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发展 。
未来:实体店与产品工业化并行
螺蛳粉从实体店里“不锈钢碗”升级到走进千家万户的“袋装食品” , 花了30年左右的时间 。 倪铫阳分析 , “作为一座工业城市 , 柳州骨子里的思维就是产品工业化 , 经过长时期的准备 , 才有了2015年市井小吃变工业化产品的’转身’ , 并在2017年进入销量增长爆发期 。 ”他说 , 柳州螺蛳粉中除了螺蛳、酸笋和米粉以外 , 还有腐竹、花生等佐配料 , 螺蛳粉的高速发展直接拉动了全产业链 。 截至目前 , 据不完全统计 , 柳州当地从事螺蛳粉行业的人超过20万人 。
倪铫阳称 , 螺蛳粉的生产企业队伍正在扩大 , 生产规模正在扩张 , 已有不少企业准备扩大产能 。 过去3个月,柳州螺蛳粉迎来爆发期 , 要想上升期延长 , 需要做好质量上的巩固 , 保证食材本地化 , 加强标准化 , 建立产品保障体系以及溯源体系 。 线下实体门店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管理 , 严控质量 。 协会正在申请用于实体门店的柳州螺蛳粉集体商标 , 探索类似中国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的发展路径 , 计划将柳州螺蛳粉开遍我国各地 , “在2022年实现5万家的目标” 。 现在全国实体店只有18000家 , 比起兰州拉面的10万家以及沙县小吃的14万家还离得很远 。
马中才认为 , 螺蛳粉逐渐从网红美食变成国民美食 , 目前袋装螺蛳粉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 顾客的分流慢慢稳定 , 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进行消费 , 价格体系也更加健康 。 不过 , 螺蛳粉很难形成垄断的大企业 , 因为它的口味各有特点 , 消费者认口味的程度大于认品牌的程度 。
采访人员手记
谁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螺蛳粉”?
【「广州日报」螺蛳粉“香与臭”的逆袭】兰州拉面、重庆小面、潮汕粿条……这些地方性小吃是否也能抓住商机 , 成功复制“螺蛳粉”之路呢?也许需要从几个方面考量 。 第一 , 产品味道是否有竞争力 , 能否在消费者的舌尖占据一席之位 , 创下独特的记忆点 , 最大化发挥产品优势 。 相对而言 , 口味较重的单品的记忆点更强一些 。 第二 , 产品是否具备商品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条件 。 第三 , “互联网+”的融合程度 , 袋装螺蛳粉遇上直播电商 , 电商的推动加之自身的话题属性 , 将它推向了全国舆论热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