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一客|滴滴布局无人车,未来将取消刹车和油门今天的车:Robotaxi是当前技术集大成者明天的车:介于前装和后装之间后天的车:不需要设计油门和刹车( 三 )


对于这样的合作关系 , 孟醒认为还有成本投入方面的考虑 。 "毕竟自动驾驶在未来是重投入的产业 , 不会每家都能花这么多钱 。 所以我们会跟一些关系更近的主机厂一起来打造更深度的定制合作 。 "孟醒称 , "这里面可能涉及到资本的投入 , 还有人员、技术、IP等方面的投入 。 "
目前 , 滴滴和丰田、沃尔沃、比亚迪等主机厂均建立了合作关系 。 孟醒认为 , 从本质上来看 , 滴滴与主机厂合作的第一阶段是比较初步的 。 相当于滴滴把车买过来 , 再进行技术上的后装改造 , 期间主机厂也可能会提供技术支持合作 。 下一阶段 , 滴滴正在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 , 即与合作伙伴在车辆的量产平台上进行改造 。
这种和主机厂合作的介于前装和后装之间的车 , 是滴滴下一阶段正在研发的自动驾驶车辆 , 它被孟醒称为"明天的车" 。
在自动驾驶的突围战中 , 孟醒认为行业参与者均是在大的类似的框架之下来探索不同的路径 。 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 , 孟醒曾公开表示 , 滴滴认为发展自动驾驶的关键有三个:一是人工智能的技术 。 二是人工智能技术背后的燃料即数据 。 三是边界 , 即是滴滴自动驾驶业务的网络 。
三者组成了滴滴自动驾驶业务的DNA(D即data数据、N即network网络、A即AI人工智能) 。 基于8年累计的场景数据优势 , 滴滴可以进行更多维度的探索 。 "明天的车"成为滴滴当下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探索的方向 。
后天的车:不需要设计油门和刹车 受技术、政策等方面的限制 , 目前国内自动驾驶业务仍没有商业化时间点的预期 。 然而 , 商业化是绕不开的话题 。 在实现商业化 , 自动驾驶业务公司每天都要面临的困境便是——烧钱 。
自动驾驶的巨大发展前景成为行业参与者愿意持续烧钱的原因之一 。 根据科尔尼数据预测 , 至 2025 年全球自动驾驶(包含车端、道路、云等)市场规模达800 亿美元 , 至 2030 年市场规模达 2800 亿美元 。 2018年12月 , Waymo 推出自动驾驶载人服务Waymo One , 并在凤凰城上线 , 成为全球 Robotaxi 商业化运用的开端 , 这让自动驾驶公司均看到了商业化的可能性 。
在2019年8月滴滴宣布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之时 , 滴滴出行 CTO 兼公司 CEO 张博表示:"新公司希望进一步开放与汽车主机厂和产业伙伴的战略合作 , 共同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 , 真正落地成为产品服务进入每个人的生活 。 "
有观点认为 , 让烧钱凶猛的自动驾驶业务独立 , 可以更加方便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去融资并实现商业化 , 这也成为滴滴减轻业务压力以及分散风险的最优解 。
出行一客|滴滴布局无人车,未来将取消刹车和油门今天的车:Robotaxi是当前技术集大成者明天的车:介于前装和后装之间后天的车:不需要设计油门和刹车
本文图片

今年5月 ,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完成了首轮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超5亿美元融资 , 以加大研发测试投入 , 加深产业合作 , 推进在国内外特定区域开展自动驾驶载人应用 。 这是滴滴自动驾驶公司成立后首次对外融资 , 也是目前国内自动驾驶公司 , 获得的单笔最大融资 。
"当Robotaxi真正能开始做运营服务的时候 , 我觉得就是商业化的第一个阶段 。 "孟醒称 , "但是真正的商业化落地其实是多方协作的结果 。 包括主机厂合作伙伴 , 传感器、芯片的供应商 , 还有政策的开放时间等 。 "
在推进商业化落地的同时 , 基于当前出行业务的体量 , 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 接下来 , 滴滴出行APP会上线"混合派单"模式 , 根据用户路线需求 , 安排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服务 。 按照规划 , 通过混合派单模式以及以往的路况大数据 , 滴滴将根据用户的订单路线适宜地分派订单给自动驾驶车辆 。
孟醒介绍称 , 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还可以与小桔车服的充电加油服务、青桔单车等业务进行嫁接 , 也可以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生产定制车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