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是可教的吗?媒体刊文聚焦大学恋爱课该教些什么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10月14日 02 版)
恋爱是可教的吗?尽管对于这一命题 , 学术上尚无统一定论 , 但大学生希望接受爱的教育、提升恋爱能力的需求不容忽视 。 近日 , 中青校媒面向全国1028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 。 调查结果显示 , 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 。 此后 , 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 , 引发不少网友热议 。
与几年前部分高校开设恋爱课的先驱性尝试相比 , 如今指责此举是大学“管得太宽”“不务正业”的评论已大大减少 。 公众逐渐对大学教育的目的达成共识:大学不只是青年智识的训练场 , 同样是帮助其更好地成人化、社会化的孵化器 。 与哈佛大学著名的《幸福课》一样 , 恋爱课的本质 , 也是引导学生培养收获、经营幸福的能力 。 在各类PUA搭讪技巧流传、情感诈骗层出不穷、离婚率有所攀升的当下 , 科学合理的恋爱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
上大学以前 , 繁重的学业占据了学生的主要精力 , 与异性的良好相处之道成为一门“待修课” 。 笔者读大学时 , 看到过不少因拙于表达情感而错失良缘 , 因对抗性沟通而使误解步步加深的情况 。 恋爱课讲授沟通和表达技巧 , 不是破坏恋爱关系的自然发展 , 而是帮助学生辨别感情路障 , 培养积极处理问题的心态 , 避免陷在思维怪圈中出不来 。 与社会上流传的PUA搭讪技巧相比 , 二者也有本质区别:PUA是伪装成不是自己的人 , 通过精神操控、欺骗等方式获取他人的信任;恋爱课则应在尊重真实的基础上 , 教人如何更好地表达真心 。
除了帮助学生“脱单” , 大学恋爱课还可以培养情绪管理和共情能力 , 让学生学会经营好一段情感 。 恋爱关系不会是绝对理性的 , 大学校园中因情所致的抑郁、自杀和暴力行为 , 都是情绪失控下造成的情感悲剧 。 只有摆脱感情中的无意识状态 , 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感知对方的心意 , 感情才能走得更长远 。
除了“术”的传授 , 恋爱课更重要的任务其实是树立积极向上的恋爱观 , 提升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 。 虽然恋爱没有固定公式 , 每段关系有着不同的相处方式 , 但理想感情状态绝对不应该怎样 , 应当有所共识 。 比如 , 当情感关系中充满索取、羞辱、贬低、欺骗等负面因素时 , 就应果断地与对方说再见 , 而不是自我欺骗、继续忍耐 。
近些年 , 不断有人打着女德、PUA、情感挽回等旗号 , 宣扬奇葩的恋爱观念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些教导女性自我物化、号称情感可以被操控的错误理论 , 却不乏年轻拥趸 。 这种现象 , 既反映了年轻人希望解决情感问题的现实需求 , 也暴露了相关教育存在一定缺失 。 而正确恋爱观的树立 , 恰恰是传统大学教育的薄弱地带 。
正如周濂在《打开》一书中所说的:哲学可以让人看清到底谁在胡说八道 。 理想的大学恋爱课虽然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获得幸福 , 但至少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 不至于在遇到情感挫折时慌不择路 , 被社会上一些扭曲的恋爱观所误导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 恋爱关系都停留在私人话语的范畴 , 在公共话语场 , 人们则多是心照不宣、避而不谈 。 其实 , 这本来是正常的人际交往 , 对爱情这一永恒母题的深入探讨 , 也能使人在面对情感时不再盲目、肤浅 。 大学恋爱课的设置 , 可以说是对这一话题的脱敏 , 进而塑造学生更加开放、坦然的恋爱心态 。
当然 , 近日某高校在传统文化课上加入“女德课” , 教授“妇德”“妇容”“男尊女卑”等内容的案例也提醒我们:大学恋爱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必须科学合理 , 避免让腐朽、有毒害性的恋爱观念误导学生 。 在这个意义上 , 高校还需统筹规划和设计 , 别让好好的恋爱课变成“撩妹课” , 也别沦为老师“放水”、学生凑学分的走过场 。
【恋爱是可教的吗?媒体刊文聚焦大学恋爱课该教些什么】2020年10月14日 02 版
推荐阅读
- 全国“扫黄打非”办通报8起假媒体假记者假记者站典型案件
- 中东问题|
- |“开门编规划”座谈会召开 企业高校媒体代表积极建言
- |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倾心帮扶马渡村脱贫增收
- |清江浦区“居民微自治”走出社区治理新路径
- 程序猿和产品汪能愉快的一起谈恋爱嘛
- 钛媒体|领克01迎来中期改款,价格微涨但依旧具备高性价比
- |大众的廉价电动车来了?跟ID.3同平台
- 雪乡烤肠卖15元一根引热议,媒体:定价要以消费者评价为准绳
- 媒体聚焦网络知产保护: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完善行业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