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优秀|儿童9个“敏感期”,也是能力开挂的”黄金期“,家长这样引导他( 四 )
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工作 , 创办了大陆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 之后又创立了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中心的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过:看微小的东西需要专注 , 需要耐心 , 需要聚精会神 , 需要时间 , 这些甚至比那观察的对象本身还重要 。
在儿童认真研究细小事物的过程中 , 很多父母会去打断他们 , 其实这样只会破坏儿童的认知过程 。 父母要做的 , 是给儿童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和思考 , 不轻易打断他 , 有助于儿童养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
在培养儿童观察细小事物时 , 出门前父母也可以带一把放大镜 , 这样可以将细小事物放大 , 让儿童更好地体会到细小事物的奇妙之处 , 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他的观察力和专注度 。
5、秩序敏感期(2至4岁)
“秩序感”是人对于事物的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事件发生顺序和谐、有序的要求 。 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 , 学前期的孩子 , 尤其是2-4岁的孩子 , 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 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 , 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 , 甚至大发脾气 。 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 于是 , 有了蒙特梭利教育提出的“秩序敏感期” 。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 , 对家里物品的方位、对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物品的归属等等 , 都会非常感兴趣 , 并且对这些事物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刻板的秩序感 , 并且认为这种秩序是不可更改的 。
”秩序感“其实就是幼儿最初的内在逻辑 , 这种内在逻辑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至少有2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首先 , 有秩序 , 更有安全感 。 由于生命产生之初的弱小感 , 幼小的孩子在习惯了教养环境中的日常安排后 , 就会非常期待周围事物的运行都是可以按照期待发生的 , 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感觉自己对生活是有掌控能力的 , 一旦这个秩序体验受到挑战 , 孩子就会变得非常不安 , 对环境的安全感产生怀疑 。 所以 , 对于孩子来说 , 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是其安全感的基础 。
其次 , 培养秩序感 , 生活有条理 。 秩序敏感期也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 。 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 , 往往会以为世界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存在的 , 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这个特点 , 因势利导 , 尽量给孩子建立科学规律的作息安排、布置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的物权和归位意识 , 则孩子更容易养成条理的生活习惯 。
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种需要 , 如果家长不理解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的行为特征 , 认为孩子在无理取闹 , 甚至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斥责 , 就会让刚刚进入”秩序敏感期“的幼儿心灵无法充分体会成长的美好 , 从而变得混乱、孤僻、不再有勇气探索未知 。 因此 , 当孩子乐于去做一些关于秩序的事情时 , 家长不妨满足他的这个需求 。
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更容易让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感到舒适 , 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 , 每次使用后注意及时归位 。 尤其是孩子的东西 , 更要注意摆放有序 , 不要随便变换它们的位置 。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往往乐意维护这种整洁的格局 , 家长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 , 让孩子形成整洁有序的习惯 。
推荐阅读
- 江苏■你好,2021!江苏各地欢声笑语迎新年
- 河北衡水365百姓故事汇优秀作品展示生动展现社会各界感人故事
- 『徐州』徐州这群留守儿童的纯净声音抚慰人心 “6秒童声合唱团”走红网络
- 浙江临海男子勇救儿童:“我60岁了,牺牲都没关系”
- 午餐■小“膳”大爱,这场大学慈善摄影展为千余名山区儿童提供免费午餐
- 孩子|吃黄鳝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元凶?
- 幼儿园|从濠河之畔到大山深处 通大“扶苗”志愿者情撒贵州留守儿童
- |新沂市妇联立足实际疏通堵点 打造妇女儿童幸福生活家园
- 孩子|家长要做到“三捂二不捂”,孩子少生病妈妈少担心儿童冬季保暖
- 女孩|专家:关注儿童性早熟 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