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报道 采访人员 鲍宇雁 实习采访人员 杨天姿】1950年11月 , 一列北上的火车满载着志气高昂的士兵停靠在沈阳火车站 , 稍作停留 , 火车便一声长鸣 , 风驰电骋般驶向了冰与血的朝鲜战场 。
这列车的战士正是从温暖的江南水乡而来 , 奔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 。 这支军队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1纵、8纵、9纵 。 新中国成立后 , 第九兵团各部分散驻扎在东南沿海一带 。 按照计划 , 第九兵团本来要先在东北进行修整 , 补充弹药、被装和给养 , 然而战况紧急 , 军情突变 , 未作停留 , 直接入朝 , 就这样 , 第九兵团投身到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中 。
“钢铁部队”与“钢铁的人”的较量
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后 , “联合国军”发动“圣诞节”总攻势 , 以美第8集团军在西 , 第10军在东 , 呈钳形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 , 妄图在圣诞节前消灭中朝联军 , 结束朝鲜战争 。 为粉碎敌人的图谋 , 志愿军于11月25日发起第二次战役 , 位于东线的第九兵团奉命歼灭美第10军进至长津湖的敌人 。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 , 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 , 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 , 下游直通我国的界河——鸭绿江 。 长津湖地区崇山林立 , 平均海拔约1300米 , 山高路窄 , 林木茂密 。 这里每年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 , 至11月下旬白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多度 , 夜间气温则达零下40 多度 , 作战环境十分险恶 。
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 , 第九兵团还将面临着装备精良、机械化武装的对手 。 侵入长津湖地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是美国最精锐的部队 , 二战中他们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冲绳岛战役中战功赫赫 , 号称“常胜师” , 被称为“美利坚之剑” 。 长津湖战役时 , 美第1师配备有重武器坦克、榴弹炮、迫击炮及战防炮以及空中支援 。 反观第九兵团 , 步枪、机枪、手榴弹、爆破筒是主要武器 , 加之山路险峻 , 美军飞机猖獗 , 大量汽车被毁 , 补给十分苦难 。
中国青年网|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本文图片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 第九兵团的战士们迎着瑟瑟寒风 , 忍受着辘辘饥肠 , 将这支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装备和补给供应机制的部队一举击退 , 创造了“当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
鏖战长津湖

第九兵团于11月初入朝后 , 决定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策略 。 为达到伏击突袭的的效果 , 10万余官兵昼伏夜行 , 躲避美军飞机的严密轰炸和低空侦查 。 为抵御严寒 , 战士们把棉被拆了做帽耳朵 , 取出袜子做手套 , 剪毛毯做袜子……滴水成冰的酷寒中 , 战士们一口干饼一口雪 , 就这样 , 第九兵团忍受着极度严寒、饥饿、疲惫 , 翻山越岭 , 奔袭在茫茫雪原中 , 11月27日 , 悄无声息地进入到预伏位置 。
这天 , 长津湖地区突降大雪 , 气温降到零下30度 , 漫天飞雪中 , 随着一声令下 , 第九兵团向美军发起猛烈进攻 。 翌日 , 成功将美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分截成5段 , 分割包围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以及古土里 , 形成了分割围歼的有力态势 。
美军速用坦克、装甲车、汽车组成环形防线 , 并凭借强大的空中支援抵抗 。 志愿军第9兵团一面抗击美军攻击 , 一面调整部署 。 28日晚 , 志愿军继续对被围之敌发起进攻 。
【中国青年网|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11月29日 ,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终于意识到取胜的希望渺茫 , 下令东西线部队全面南撤 。

中国青年网|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本文图片

12月8日 , 当撤退到古土里的美陆战1师继续南逃时 , 发现唯一可以通过汽车的桥——水门桥“又”被志愿军炸毁 。 说是又被炸毁 , 是因为早在美军抵达之前 , 第九兵团已经于12月1日、12月4日 , 两次将水门桥炸断 。 但美军凭借着从运输机空投下来的组件 , 两次均在24小时内成功修复了水门桥 。 为了保护这一撤退的必经之路 , 美1师先头部队用一个营的兵力和 40辆坦克在水门桥严防死守 。 12月6日 , 第九兵团27军80师组成两个连队的“敢死队” , 每个人身背50余公斤的炸药 , 在漆黑的夜里 , 翻沟壑 , 越雪地 , 一边冲锋一边隐蔽 。 终于穿过层层火力网 , 把敌人第二次修复的大桥连同根部基座全部炸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