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鲞》- 我最想念的是妈妈烧的墨鱼干汤粉……

(一)
台州方言中,称鱼干为鲞(音同响),后来查了资料,原来并非台州的独特称呼,在词典里,鲞就指剖开并晾干的鱼,如鲞鱼、鳗鲞、白鲞,延伸开来也泛指成片的腌腊食品,比如《红楼梦》里曾经提到的茄鲞;还有盐巴腌渍的笋苔,也可以称为笋鲞 。
既然提到鳗鲞,那就先说说它 。小时候几乎没吃到过多少鳗鲞,贵嘛!鳗一直属于中高档鱼类 。过年了,谁家窗台上挂了一条鳗鲞在晾晒,那简直是一种“财富的宣告”,他们家绝对是整个院子里生活条件最好的人家 。条件好还要挂个标识出来昭示天下,难免会引起他人心里的羡慕嫉妒恨 。我有个东门头姨婆家里就挂满了鳗鲞,像寺庙里的帷幔似的,随风摇晃,不过她不是巨富,因为她们家是以卖海鲜干货为生的 。

《鲞》- 我最想念的是妈妈烧的墨鱼干汤粉……

文章插图
冬至附近是吃鳗鱼和制作鳗鲞的最佳时节 。一条大鳗,肉多而肥美,切上两小段,能提升一顿晚餐的逼格 。我通常用清蒸,因为省事,可以盖两片火腿来提味 。其实鳗鱼骨也不应该扔掉,听说鳗鱼骨头跟豆腐、香菇等熬起汤来,味道鲜美而醇透,营养更不用说了,要钙有钙、要蛋白有蛋白 。渔民选择在冬至前后制作鳗鲞是有道理的,因为鳗鲞不能靠日头晒干,得靠风干,日头曝晒的话,鳗鱼体内的脂肪会氧化并渗出来,产生苦苦涩涩臭臭的味道,我们方言里说是hao(平声)掉了 。Hao掉的鳗鱼鲞比臭豆腐还不如,当然这样比喻是不对的,臭豆腐是一道菜,蒸双臭如今还登堂入室进了宾馆的餐桌,hao掉的鳗鲞上餐桌,厨师会有麻烦 。
另一种知名度极高的鲞是黄鱼鲞 。本身黄鱼知名度就高,被推崇为宴会餐桌四大鱼之一 。可是在我心目中,黄鱼就是个高傲的家伙,这是被小时候的第一本彩色童话书《骄傲的黄鱼》给影响了,当时为了要买这本书磨得奶奶中饭都烧不成 。故事这么讲的:黄鱼一直是海洋里的游泳冠军,骄傲极了,骄傲演变成狂傲,引得海洋小动物们敢怒不敢言 。有条勇敢的小水潺发誓要打败骄傲的黄鱼,于是苦练游泳本领 。华山论剑那天到来,还是黄鱼游得快,把小水潺远远甩在后面,这下黄鱼可得意地一发不可收拾了,回头疯狂地嘲笑对手,结果嘭地撞到岩石上,输了比赛不说,头顶还永远留下了伤疤,成了癞头皮 。而小水潺呢,因为赢得比赛而开心大笑,嘴巴此后一直没合拢过 。不是我说,这简直就是海洋版的龟兔赛跑么!其实黄鱼挺无辜的,平白无故在孩子们幼小心灵中种下了一个这么猥琐的形象 。
《鲞》- 我最想念的是妈妈烧的墨鱼干汤粉……

文章插图
童话归童话,现在黄鱼的身价,说它是餐桌上的高富帅也不为过,尤其是野生大黄鱼更是稀罕之物,早在五六年前,野生大黄鱼已经卖到一公斤上千元,综观这几年的物价上涨速度,现在野生大黄鱼什么价格,我想都不敢去想,指不定有钱都吃不到!现在咱们平常百姓家里吃的,都是养殖的小黄鱼,小肚子圆滚滚的,小肚子里还有一层脂肪,不运动,饱食终日,口味跟野生的可差远了 。
出于好奇心去科普了一下,原来黄鱼家族的成员还是蛮复杂的,有大黄鱼、小黄鱼、黄唇鱼、梅童鱼、毛鲿鱼、黄衫等 。毛鲿鱼没见过,听说跟国宝大熊猫身价差不多,属巨型鱼,大得能跟一个人似的!黄唇鱼应该都听说过吧,近些年来简直成了媒体的宠儿,哪个渔民钓到一条黄唇鱼,都得上媒体和报纸亮亮相,之后被某老板巨额买走,名利双收 。大约七八年前,台州温岭有个渔民钓到一条20多斤的黄唇鱼,当时卖了一万元一斤,该渔民笑得像合不拢嘴的小水潺似的,觉得自己赚大发了 。其实那个买了鱼的老板更高明,因为光鱼胶就能卖25万以上 。一个发财靠的运气,一个发财靠的眼光,没说的了 。这种高大上的水产,我是无缘了,想想现在能吃到野生黄鱼都困难,小时候还能经常吃到野生的小黄鱼,才几角钱一斤,鱼多的时候甚至几分钱一斤,母亲从菜场拎个半篮子回家,吃剩的会做成小黄鱼鲞挂起来 。黄鱼的脑袋里有“小石头”,我们会等着把它们收集起来,玩“捉子”游戏:一个沙包抛向空中,沙包下落过程中,将指定的“捉子”抓在手中,再接住沙包,这练的是短时间内的大脑反应能力和手的灵巧度 。
《鲞》- 我最想念的是妈妈烧的墨鱼干汤粉……

文章插图
黄鱼脑袋里的石头,称“矢耳石” 。古文中称黄鱼为“石首鱼”,石首,脑袋里有石头,或者说癞头皮看起来很像岩石 。这脑袋里的石头,不知能给黄鱼带来什么好处,带来灭顶之灾倒是有的,渔民利用这个石头能与声波产生振动的原理,发明了“敲梆鱼”捕捉法:一众渔船在大海上围拢起来(想象一下赤壁大战场景),渔民们一起用棍子敲打船帮,黄鱼脑袋中的矢耳石与声波产生共振,会震得它晕头转向,失去平衡,最后晕过去了,飘浮在水面上 。这种方法真是又简单、又方便、又收获巨大,传说是一位和尚到海上给死去的渔民超度,梆梆梆敲起了木鱼,结果大片黄鱼晕浮在水面 。讲到这里我反倒同情起骄傲的黄鱼来了,无论如何,人类才是生物链上的高级杀手,再骄傲的黄鱼,还不是束手就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