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凭什么一降再降?


特斯拉凭什么一降再降?

文章插图

特斯拉的打法,不是硬件赚钱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潘磊
来源: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特斯拉又变成了“价格屠夫” 。
一份已经被证实的邮件显示,9月16日-30日期间,提车Model Y或Model 3的特斯拉车主,如果在店内购买保险,可获得8000元补贴 。
以Model 3后轮驱动版27.99万元的指导价为例,算上保险补贴后售价为27.19万元 。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对手车企跟进下调车辆价格 。
相对于竞争对手,特斯拉能够降价在于其经营策略不同,打法也不同 。即便降价销售,依然能够保持较高毛利率 。
供职于某头部“造车新势力”的张明称,国内车企毛利率低、对供应商议价能力弱,盈利模式支撑不了降价,所以很难跟进 。
“(降价)对于特斯拉来说是常态”,特斯拉可以靠卖软件赚钱 。另外,特斯拉持续降本的能力,也让其他车企难以企及——除了核心零部件自研带来的降本效应外,还包括从日常经营中“抠”成本的能力,比如特斯拉从来不在媒体上购买商业广告 。
特斯拉不靠“硬件”赚钱
根据半年报,特斯拉的单车利润超过了1万美元,而且手里还攥着超过180亿美元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债务却降至1亿美元以下 。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特斯拉在今年Q1的毛利率已经达到32.9% 。
汽车分析师李浩认为,特斯拉能够持续降本的原因,在于其搭建的核心(零部件)自研模式,比如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纯视觉自动驾驶,“这在传感器成本上就能降低很多” 。
根据中信证券花费2个月时间拆解Model 3的发现,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芯片、4680大模组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以及车身一体压铸等方面,均掌握了核心技术 。
这让特斯拉和它的多数竞争对手完全不同——后者需要通过英伟达、高通等芯片巨头采购芯片,甚至还要购买第三方技术公司的自动驾驶系统 。
规模效应也推动了成本降低——特斯拉已经在全球累计生产了超过300万辆汽车,其中上海超级工厂生产了超100万辆 。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显示,2018年Q1特斯拉的毛利率是-2.0%,到Q3变成了17.6%,原因就在于产能爬坡后摊销成本降低 。
与特斯拉形成规模效应相对应的是,“蔚小理”在去年才累计交付10万台,目前还都处于赔钱卖车阶段 。
另外,特斯拉的商业模式也与大多数车企有显著区别 。特斯拉的运营策略,重点不是硬件赚钱 。
特斯拉在2015年推出了FSD系统(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当时定价为2500美元,经历了多次涨价后,目前价格为1.5万美元(北美地区) 。
但马斯克认为,FSD系统的价格依然“低得离谱”,并称其可能会涨到10万美元 。
特斯拉2021年财报显示,包括自动驾驶软件在内的业务实现营收超过38亿美元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到本世纪20年代末,特斯拉卖软件的收入将会超过卖车等硬件业务的收入 。
在新造车企业里,小鹏、理想等品牌的智能驾驶系统,一般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这让其无法获得用户订阅带来的收益 。
供职于“造车新势力”的张明表示,比亚迪也搞零部件垂直整合,对供应商议价能力也有,车子销量也不错,但毛利率不高(上半年13.5%),“盈利模式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卖车层面” 。
特斯拉凭什么一降再降?

文章插图
降本都是“抠”出来的
特斯拉和其他车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从不打广告 。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月-7月,全球汽车广告业务支出为48亿美元,这中间特斯拉没有花1分钱 。
相反,丰田等车企巨头都花费了不菲的单车广告费用 。
马斯克称,打广告就是搞营销,而他更愿意把钱投入产品研发中 。
除了不打广告之外,特斯拉的降本也体现在日常运营层面 。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在于,跟绝大多数车企不同,特斯拉几乎不举办发布会 。有时特斯拉可能会举行交车仪式,但会选择在工厂内 。
目前中国车企还把发布会作为品牌传播的主要方式 。比如蔚来汽车在举办第一届NIO Day时,据称花费了8000万元——有8架包机、60节高铁车厢,以及多家五星级酒店,用于接待用户和媒体 。
甚至连今年8月底的成都车展,特斯拉都没有参加 。


推荐阅读